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牡丹无土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牡丹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现有对牡丹进行的无土栽培实验资料,认为牡丹的无土栽培是可行的,有重大经济意义,但目前技术上还远不够完善,必须在液培配方、水气供应、培养设施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2.
作者用X光分析,差热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四川芍药槽石棉的矿物学进行了研究,其化学成分及各种测试的特征均与纯的透闪石相似。芍药槽透闪石石棉具良好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33.
研究并建立了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芩连片中芍药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新方法.实验条件为Agilent ZorbaxSB—C_(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0~8.5 min 230 nm,8.5~23 min 280 nm和23~30 min 346nm.流速1.0 mL/min.芍药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分别为3.87~38.72 mg/L、4.18~41.80 mg/L、1.62~16.20 mg/L、2.10~21.00mg/L.应用该法测定芩连片中芍药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2.7%),101.5%(RSD=0.7%),97.9%(RSD=2.0%)和102.2% (RSD=1.6%).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白贴剂中丁香酚、芍药苷含量的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柱(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 水(52:48,V/V)为流动相,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 280 nm,柱温30 ℃,测定制剂中丁香酚的含量;以乙腈 水(13:87,V/V)为流动相,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 230 nm,柱温30 ℃,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显示丁香酚进样量在0.047 2~0.472 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芍药苷进样量在0.054 6~0.491 4 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丁白贴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5.
针对从黑龙江牡丹江引种的56个品种332株芍药在贵州省植物园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察,记录芍药引种栽培后的生长特性。观察发现引种芍药的生育期可划分为6个阶段,芍药在贵阳地区萌发比东北早50天,花期提早45天,枯萎期推迟70天。分株苗生长期长于1年、2年的实生苗,且分株繁殖与种子繁殖相比可明显缩短开花周期。所有植株的引种成活率在95%以上,品种的引种成功率为100%。因此,建议将芍药作为贵阳地区重要的园林植物发展。  相似文献   
36.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防芷鼻炎片中的野菊花、防风、胆南星及蒺藜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HPLC的色谱柱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nm.鉴别项下薄层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芍药苷含量测定在进样浓度10.4~52.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73%,RSD=1.93%.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防芷鼻炎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7.
为建立中药活性成分的抗体测定技术平台,将中药活性成分芍药苷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成完全抗原(半抗原-蛋白质复合物),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测定了上述人工抗原的基本质谱特征,求得了芍药苷-人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半抗原数(hapten number)为12.试验结果表明,利用MALDI-TOF-MS方法测定人工合成的半抗原-蛋白质复合物的质谱特征等,具有所需样品量少、结果准确和迅速可靠等优点,为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抗体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和试验依据,对于判断人工抗原的质量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8.
考察“白芍-当归”药对中芍药苷、阿魏酸肠吸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采用在体循环灌流法,应用HPLC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芍药苷、阿魏酸的质量浓度,UV法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即时酚红质量浓度.芍药苷、阿魏酸分别在0.08~0.64 mg/mL和0.003 ~0.023 mg/mL范围内,各质量浓度的吸收量与药物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  相似文献   
39.
芍药总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草芍药芍药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草芍药以14倍水煎煮2 h,煎煮2次,浸泡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40.
芍药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9(34)法研究蔗糖、硝酸钙、硼酸对芍药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筛选芍药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并研究了不同pH值对芍药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芍药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次之,硝酸钙影响最小;芍药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0g·L^-1+硼酸20mg·L^-1+硝酸钙60mg·L^-1;其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63.12%和183.33μm;适合芍药花粉萌发的pH为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