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4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1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3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分别以对氯甲基苯乙烯和α-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联二吡啶和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位剂,在氯化亚铜的催化作用下,使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进行本体聚合.用凝胶渗透色谱跟踪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发现不同引发剂与配位剂对聚合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根据体系中的ln([cM0]/[cM])变化与聚合反应时间成线形的关系,证明tBMA的聚合过程在实验范围内符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规律.利用ATRP的反应特点,改变引发剂与单体tBMA的配比,可将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PtBMA)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所需范围内,并保持PtBM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2;同时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PtBMA的结构明确.  相似文献   
82.
在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Bis)存在的条件下,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使苯乙烯单封端聚乙二醇(St-PEG)大分子单体与丙烯酸(AAc)在3-戊酮溶液中进行分散共聚反应,得到了聚乙二醇-co-聚丙烯酸(PEG-co-PAAc)交联微球.动态激光光散射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的交联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同时发现,在共聚反应中St-PEG大分子单体、AAc和Bis溶液浓度对交联微球粒径有明显的影响;交联微球的Rh在pH为4.5附近突然增加,并在pH>7.0后保持不变,说明该PEG-co-PAAc交联微球具有明显的pH响应性.  相似文献   
83.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苦荞黄酮小剂量组、苦荞黄酮大剂量和芦丁组.手术前30min腹腔注射给药,采用线栓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然后断头取脑,测定脑匀浆中各种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R组,脑组织中MDA、LDH、NO较sham组明显增高,而SOD较Sham组降低.苦荞黄酮大小剂量和芦丁均能降低脑组织中MDA、LDH、NO含量,但对SOD活力影响均不明显.结果说明苦养黄酮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苦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采用DFT(B3LYP)方法。在6—311G^**,6—311++G^**,ccpvtz基组水平上。优化了H自由基分别进攻CH3NO2上的C,N,O原子反应的各驻点的几何结构,研究了反应体系中各反应沿极小能量途径反应分子几何构型的变化,根据计算得出的各反应的位垒和反应热力学参数指出了反应位垒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合成了三-(6-甲基-2-吡啶甲基)胺(TLA)的叠氮桥联双核锰(II)、镍(II)配合物,对两种金属配合物模拟甲基单加氧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催化作用的影响,分析了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通过对EPR光谱和UV-v is光谱的研究,得到了高价金属氧酰(M=O)活性中间物的信息,提出了反应机理.应用比色法考察了两种配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86.
采用γ射线辐射接枝的方法在无纺布纤维表面接枝苯乙烯。将接枝改性后的无纺布浸渍于丁酮/PVDF-HFP/丁醇混合液中,真空干燥后制得多孔的无纺布支撑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以其为隔膜组装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LiMn2O4/无纺布聚合物复合膜/Li),进行充放电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无纺布聚合物复合膜具有合适的厚度,一定的机械强度。辐射接枝提高了无纺布与聚合物混合液的结合力,在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不易发生短路,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7.
桃叶珊瑚甙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桃叶珊瑚甙对化学体系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桃叶珊瑚甙对组织匀浆、线粒体、微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自由基。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桃叶珊瑚甙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对组织细胞及亚细胞膜性结构的氧化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在电子转移停流注射法中通过电子转移,1 芘胺,N 甲基对茴香胺与较稳定的阳离子自由基反应生成活泼的阳离子自由基并偶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 31G 基组下,计算研究了中间产物的几何构型和热力学性质,通过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及电荷布居分析推测出其偶合机理.并用电喷雾质谱法检测其偶合产物,实验结果与推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8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用X射线衍射谱(XRD)测定了TiO2粒子的晶相结构;以对苯二甲酸作为探针分子,结合化学荧光技术研究了TiO2表面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以降解罗丹明B(RhB)为模型反应,考察了TiO2粒子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粒子的晶相结构对其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和光催化活性产生显著影响;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速率越大,光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90.
纳米TiO2光诱导产生羟基自由基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体系中,添加无机氧化物,能有效地捕获电子,增加溶液中羟基自由基浓度,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氧化能力.该文以DMPO为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利用自旋捕捉-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无机氧化物K2S2O8对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体系中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甘氨酸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