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8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回顾和梳理了国内近15年(2005-2020)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首先,通过数据介绍了现有研究的发展趋势,然后,详细分析和总结了当前关于写作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及“超我”等三种人格构造分析了《棋王》中主人公王一生在面对“吃”与“棋”的生活问题背后的精神状况。通过探讨王一生对于“吃”与“棋”的态度背后的深层心理状况,挖掘了王一生的“吃”与“棋”二者背后的隐秘联系。二者的相互影响塑造了王一生的道家文化人格,揭示了这种人格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苍老的浮云》是残雪中期的作品,延续了其—贯压抑、不安的风格氛围营造,外在叙述者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出发,无一例外地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病态的、处在不断挣扎突围的精神状态之中.该文侧重于小说女主人公虚汝华的视角,理解人物行动的情感动因.他们几乎都是被耗损的中心,在与外界人或物的消耗和对抗中,不安挣扎,突围反抗,进行着永不休止的“战争”,最终在失去人生意义、失去进取心的自我封闭中“自行消亡”.  相似文献   
4.
教师自身能力及素质的提高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了解反思教学理念形成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内涵,在高校外语教师中培养反思性思维,使用反思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有利于促进教师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化层面探讨基督教和科学在内容结构上的近似性,对基督教和科学理论结构层次的对称性,知识更替方式的相同性,知识认同机制的一致性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代成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成人学校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辅导员工作更是存在着高校和中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本文以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契机,探讨成人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近年美国心理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倡导和关注,兴起于上世纪肋年代的自我决定理论(SDT)近来又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SDT以个体的内部动机概念为出发点,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积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主题,进而推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论述了职业自我效能感对馆员的职业成就、岗位选择行为和职业兴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可以通过增加馆员的正面职业自我效能信息、改善影响馆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等措施达到促进其形成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自我认同状态在生活适应和心理健康上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危机的易发期,本文从总结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入手,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如何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以及调整自我认同危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习模式与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工具性教育导致了一味灌输的接受认同式学习模式,它不能适应新世纪人类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化占有式思维,形成一种以化批判与生成为机制的建构性学习模式,这才是当代学习理论探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