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4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增订四版)上册存在一些问题,如概念模糊、要素遗漏、用语绝对化、编写体例不统一、观点不科学、校勘错误等,本文就各家未论及之处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2.
1^∞型幂指函数极限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积分极限部分常遇见计算形如「f(x)^g(x)(即幂指函数)的极限,本文将在教科书常用的计算方法之外,对于呈1^∞型的害虫指函数给出一种便于应用的转化为求积」f(x)-1「g(x)的极限。  相似文献   
43.
总熵判据的作用和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讨论了环境熵变和热源熵变间的区别,以及两者相同时的条件;然后阐述了总熵判据和克劳修斯不等式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之处,都可以用于判别过程的可逆性;最后将总熵变与隔离体系的熵变相比较,对它们的用途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4.
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5.
多孔性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葡萄糖淀粉酶的固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多孔性甲基丙烯酸树脂。用此载体比较了保护戊二醛法,重氮化法和叠氮法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效果,并研究了二乙醇胺保护戊二醛活化载体,树脂多孔结构多数及不同悬臂长度等方面对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保护戊二醛法活化的树脂固定化酶效果较好。当戊二醛与二乙醇胺为4∶1(摩尔比),树脂孔径为552.1,比表面为28.3m ̄2/g孔容为0.635cm ̄3/g时,固定化酶的相对活力为55.6%,而酶活回收率为24.7%。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溶油对骨条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金藻、甲藻、杜氏盐藻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杜氏盐藻、三角褐指藻、甲藻等在含油海水中9天左右达到最高含量,且在17天左右仍维持最高含量,表明这些藻的耐油性较好。这些耐油藻使海水中石油含量下降3-6倍,表明它们对海水中溶油有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47.
本文用矩量法(MOM)准确分析了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中一种常用电容元件──交叉指电容(INTERDIGITALCAPACITOR)的静态电容矩阵之后,再利用耦合微带线(阵)理论计算了其等效电感和损耗电阻,从而得到其S参数,经文献验证和实验验证,所得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8.
提出了埃尔米特(Hermite)插值问题的一种新形式,幂指数形式,简称埃尔米特(Hermite)插指.证明了二阶埃尔米特(Hermite)插指多项式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笔者数年钢琴演奏和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用科学和系统的手臂断奏和指力训练,使钢琴学生能尽快克服1、4、5指的自然条件所引起的弹奏力度和灵活性不匀的现象,从而使5个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实现相对的平衡,全面迅速地提高钢琴演奏技术。  相似文献   
50.
沈健 《科技信息》2007,(9):197-197,202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中阶段所研究的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学生对它熟悉,应用也多.而反函数的存在问题现行高中教材并未提及.但在高中教材中经常遇到学生问到下面的问题:什么样的函数有反函数?有反函数的函数一定单调吗?等.由于现行高中教材的内容有限,如用一一映射的观点(上海教材中没学过映射)去给学生解释,学生不易接受,太抽象.本文从有利于高中教学及学生容易接受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判断反函数存在的定理:连续函数y=f(x)在某区间D上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在该区间上单调,并给出了它的一个初等方法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