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分型.方法 回顾分析508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 508例患者中,依据超声声像图表现,可分为隐匿型98例(占19.3%),胆管扩张型334例(占65.7%),胆道阻塞型36例(占7.1%),胆囊炎型96例(占18.9%).本组病例中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9%、80.7%、100%.结论 超声检查是华支睾吸虫病的首选诊断方法,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由一个优势型缺陷基因或者两个隐性基因的遗传所导致的单基因异常很罕见,但也得到了较好的研究,例如囊性纤维化。但是对于哮喘、抑郁症和Ⅱ型糖尿病(T2D)这些被认为有家族遗传性的常见病,要认清其复杂的遗传学机理,在近期内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类全基因组扫描、自动基因分型技术的进步、统计学分析新技术、国际合作、广泛的数据共享以及为了证实一些发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A),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直接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分离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分布;通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进行抗菌谱分型;再采用PAPD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标本主要来自ICU、烧伤科、呼吸内科等。从痰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占58.9%,其次伤口分泌物标本占18.9%、中段尿16.7%,其它类型标本占5.5%。抗菌谱分型分为5型。180株铜绿假单胞菌用RAPD分型共得178株,分型率98.9%(178/180),分为9种类型:Ⅰ~Ⅸ。结论RAPD分型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分型率较高;同一抗菌谱型的基因型可能不同,同一基因型的抗菌谱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04.
探索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收集98例在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49例。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舒适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痊愈时间。舒适组患者总满意率为100.00%,常规组患者总满意率为79.59%,舒适组综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舒适组痊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应用液态悬浮芯片技术建立HPV基因分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液态悬浮芯片技术,建立一种新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方法.方法 应用通用引物从HPV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片断,与13型荧光微球偶联探针杂交,通过LuminexTM100检测HPV的型别.结果 检测十三型标准株质粒,对单一标准品和混合标准品均可准确分型.结论 初步建立了高通量、快速、可靠、适用于临床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基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为30例急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5min,术中出血量5-15mL,平均9mL,住院时间3-6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无腹痛、腹胀及发热。腹部仅在脐旁留有一约10mm的疤痕。结论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性疾病安全有效,且更具微创性,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为30例急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25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9mL,住院时间3~6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无腹痛、腹胀及发热.腹部仅在脐旁留有一约10mm的疤痕.结论 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性疾病安全有效,且更具微创性,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分型与拔除的方法.方法将68个病例通过多种角度投照X线片来定位分型,结合临床检查,确定手术进路,然后拔除.结果68例经术前定位分型Ⅰ型58例、Ⅱ型8例、Ⅲ型2例,与术中所见一致,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定位分型,便于选好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经阴道和腹腔镜下2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特点,以指导临床术式的选择. 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问我院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58例(阴道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59.58±27.72)min短于腹腔镜组(114.62±33.12)min.术中出血量阴式组(100±87.04)ml少于腹腔镜组(142.31±140.42)ml.术后阴式组患者的排气时间(29.5±7.86)h,住院时间(5.75±1.1)d;腹腔镜组(37.23±9.69)h住院时间<6.62±1.4)d;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分离一株具有强絮凝特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F2,絮凝率达84%,构建了絮凝基因组文库.筛选文库获得一株表达絮凝活性的大肠杆菌阳性克隆子FC2,序列分析得出该克隆序列为新的絮凝基因.红外光谱分析证明FC2的絮凝有效成分与F2一致,说明FC2絮凝性状遗传于原絮凝菌F2.依据不同糖对其絮凝水平的抑制,将克隆菌确定为FLO1型絮凝菌.并研究了该絮凝型菌株的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FLO1型菌絮凝只受甘露糖抑制,对Ca2+浓度、pH值、温度和放置时间只有一定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