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3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1050篇
系统科学   1008篇
丛书文集   1041篇
教育与普及   7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0篇
现状及发展   15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3642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667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750篇
  2014年   1409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529篇
  2011年   1755篇
  2010年   1593篇
  2009年   1770篇
  2008年   1880篇
  2007年   1639篇
  2006年   1171篇
  2005年   1095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912篇
  2002年   776篇
  2001年   723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51.
有限元法的一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探讨了能量法求解的一般思路,并简要说明了杆系结构求解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52.
金鑫  李晋惠 《科技信息》2008,(35):64-64
针对复杂场景图像中的人脸,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算法,由网络训练和人脸定位两部分组成.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多人脸、不同尺寸、不同姿态、不同面部表情、不同肤色、不同光照条件和复杂背景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53.
运用Duda等提出的谱震级测定公式,结合云南区域数字台网宽频带记录资料测定了发生在网内的中强震(4.0相似文献   
54.
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各类旧桥的检测分析、日常养护、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55.
公路桥梁检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运营时,由于频繁承载,甚至超载;再加上自然界乃至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交通事故等人为事端的侵袭,会造成桥梁损伤.因此公路桥梁检测问题已经被我们越来越重视,本文通过对桥梁评定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桥梁检测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6.
日前,由河南洛阳路世丰土壤固化剂研发中心研制成功了一种高科技土壤固化剂,经过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检测,这种新型固化剂可广泛用于公路的基层及底基层,简单且易于操作,可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7.
204国道改建工程采用湿喷桩进行软基处理,结合工程施工实践,着重介绍了湿喷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并对成桩质量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8.
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斌 《科技资讯》2006,(28):79-79
本文以公路桥梁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公路桥梁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意义、现状、问题和发展的趋势.以求为我国的路桥检测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9.
作为语音信号处理领域一项基本、关键的技术,基音检测在语音信号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直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对传统的基于短时自相关函数法的基音检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检测一段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基音检测算法只能检测一帧语音信号基音的缺点.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去野点,中值平滑等后处理的基于段的基音检测算法比传统的基于帧的基音检测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60.
以一维有缺陷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Leverberg-Marcluardt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对缺陷的深度与厚度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板内部缺陷的三维重构,称为红外CT模拟.两类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结果表明:Leverberg-Marcluardt神经网络较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与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