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6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21.
阮静  宋华  李超  陈俊  崔大祥 《科学通报》2013,58(7):593-600
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纳米技术和干细胞是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外新兴的肿瘤治疗新技术. 制备了氨基化修饰的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NPs), 无滋养层培养了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 体外实验评价了mESCs的条件培养基对胃癌细胞的影响, 并利用FMNPs标记mESCs制备了干细胞纳米探针(FMNPs-mESCs), 通过尾静脉注射进入荷瘤小鼠的体内, 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考察了FMNPs-mESCs靶向识别体内胃癌细胞的能力. 结果显示, 制备的FMNPs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磁响应性能, 在5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mESCs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mESCs的条件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的作用, FMNPs标记的mESCs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在注射进入荷瘤小鼠体内6 h后可以通过活体成像结果和离体器官的荧光成像结果观察到肿瘤组织有显著的荧光信号. 研究表明, FMNPs-mESCs具有特异靶向识别体内胃癌细胞的能力, 为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胃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22.
每种生物都会发出微弱电场,而鲨鱼通过其头部和眼睛附近的一系列小孔——劳伦氏壶腹——能感知这种电场,一些种类的鲨鱼还依赖这一电子感应能力来寻找埋在海底的食物、最近,科学家测试了11只点纹斑竹鲨胚胎对模拟的掠食者电场的反应,发现所有达到晚期发育阶段的胚胎都作出了反应:停止鳃的运动(相当于屏住呼吸),把尾巴卷在身体上,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82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顺利完成,后基因时代的生物学研究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基因功能分析方法。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应用,为研究基因的功能和寻找新的治疗人类疾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基因打靶和基因捕获是两种不同的通过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制作基因敲除小鼠的技术。基因捕获具有高通量、随机性、序列标记等特点,而基因打靶则是针对特定基因的敲除。自基因打靶和基因捕获小鼠首次亮相距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近年来,针对基因打靶和基因捕获的新工具不断涌现,并且相应的组织也已经成立。这些组织能够利用这两种方法敲除小鼠基因组中的基因。国际基因捕获协会(The International Gene Trap Consortium,IGTC)和基因敲除小鼠计划(The Knockout Mouse Project,KOMP)已着手创建世界范围内用于科研的便利资源,并且计划敲除所有小鼠的基因。KOMP的组织者认为这与HGP一样具有重要意义。从传统的基因打靶到现在的高通量的条件基因打靶,基因打靶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捕获和打靶两者的组合优势大大提升了基因捕获的范围和基因打靶的效率。作为一种新开发的插入式突变系统,转座子在捕获基因方面比逆转录病毒更具有优势。国际基因敲除小鼠协会(The International Knockout Mouse Consortium,IKMC)的出现标志着全球性合作的开始。该组织致力于系统地敲除小鼠基因组中所有基因,进而开展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2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输卵管胚胎移植方法、不同细胞类型及适宜胚胎的数量对移植后妊娠率和产仔率的影响,旨在提高小鼠胚胎移植效率。方法分别将1-细胞、2-细胞和8-细胞胚胎、移入发情的假孕KM雌鼠的输卵管,选择最适宜的胚胎类型用以研究最合理的胚胎移植数量,以及比较输卵管伞移植和膨大部移植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2-细胞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显著高于1-细胞和8-细胞处理组(66.67%vs25%,33.33%,P〈0.05);每只小鼠输卵管移植25个2-细胞胚胎后的产仔率显著高于15个和35个两处理组(36%vs16.67%,10.71%,P〈0.05);采用输卵管壁切口移植的妊娠率和产仔率显著高于输卵管伞移植(50%vs75%,38.9%vs49.3%,P〈0.05)。结论采用25枚左右的2-细胞期胚胎通过输卵管壁切口移植的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输卵管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25.
为了修复切割后的山羊胚胎,本研究将梅花鹿茸提取物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别以不同的浓度添加到含10%FBS的PBS基础培养液中.对桑椹期胚胎进行切割后,在5%CO2,95%空气,38.5℃,湿度100%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1-3天.结果表明,相对于转化生长因子而言,鹿茸提取物对切割后的胚胎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并能提高切割胚的囊胚期发育率.  相似文献   
826.
胚胎植入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彭洪英  张莹  雷丽  曹宇静  段恩奎 《科学通报》2009,54(18):2771-2782
胚胎植入的成功与否是决定胚胎能否进一步发育的门槛. 人类对胚胎植入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已经超过百年, 从早年胚胎植入的解剖学、组织学、超微结构, 到胚胎植入的激素调控认识, 再到最近10多年来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基因组、蛋白组学的大规模分析, 我们对胚胎植入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同时, 这些知识积累为临床上开展和改进辅助生育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 胚胎植入能否正常发生, 一方面需要早期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并获得着床能力, 同时子宫需要协同进入接受状态, 即所谓的植入“窗口期”. 这两个相对独立却又彼此联系的过程涉及母体全身的激素调控以及局部的胚胎与子宫间复杂的信息交流. 本文将围绕子宫和胚泡这二条主线对胚胎植入研究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回顾和阐述, 总结植入过程中已知的重要分子信号通路, 并提出该领域尚存的诸多有趣而重要的问题. 相信有关胚胎植入机理的进一步阐明将为女性不孕不育的治疗以及新型避孕药的开发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827.
 瓮安生物群指产出于贵州瓮安磷矿地区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635~551Ma)上磷矿段的一个特殊磷酸盐化微体化石组合,主要由多细胞藻类、大型带刺疑源类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多种后生动物胚胎组成,并包括少量可能的后生动物幼虫和成体化石。瓮安生物群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后生动物化石群,为探索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证记录。10余年来,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的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已确认至少5种不同卵裂方式的动物胚胎化石,胚胎化石分类从单纯的形态学分类向生物学分类转变,为揭示瓮安生物群中动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线索。同时,相关研究更新了繁盛于埃迪卡拉纪大型带刺疑源类生物属性的传统认识,并将之与有表面装饰的动物休眠卵(滞育胚胎)化石相联系。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CT技术的应用成功解决了胚胎化石三维无损成像难题,为古胚胎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28.
包括人类在内的复杂多细胞动物的始祖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地球上的?这是科学界最引人入胜但知之甚少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难题恐怕只能依靠化石的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829.
在历经十多年的科学探索和伦理之争后,已有数种基因疗法开始向人类临床试验推进。究竟其中的哪一种会首先亮相?从目前的脊椎到皮肤等,世界各国正在竞相开展临床植入人类胚胎干细胞生成的人体组织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0.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分离与培养。方法取BALB/c小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利用体外培养体系,对MEF的生长形态进行观察,并对传代细胞培养液、胚胎胎龄、胰蛋白酶浓度进行筛选。结果 MEF在体外为贴壁生长型细胞,第三、四、五代细胞纯度较高且增殖最为旺盛;添加血清的M199和DMEM均能较好的满足原代细胞的生长,两种培养液中细胞增殖的速度无明显差异;11.5~16.5d胎龄的小鼠胎儿MEF分离效果最好;0.1%胰蛋白酶消化MEF时间以8~11min为宜。结论通过对MEF分离培养影响因素的筛选,为MEF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