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475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420篇
教育与普及   7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9篇
现状及发展   94篇
综合类   961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超细金颗粒增强9—顺视黄醛光电性能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顺视黄醛可以经形成去质子化的席夫碱来模拟天然的细菌视紫红质,但是其光电流和稳定性都较低,通过在其中掺杂超细金颗粒可以显著提高其光电性能。利用石英晶体微平衡、循环伏安法和吸收光谱等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纳米金颗粒作用的机理,认为金颗粒与9-顺视黄醛质子化席夫碱LB膜结合可形成新的更为稳定的络合物,影响了席夫碱的氧化还原电位,并且加速了跨膜电子的传输,从而明显地改善了光电性能。为在人工视网膜及分子电子  相似文献   
992.
用慢正电子技术研究了在溅射时不加偏压,纯Ar气氛,基片分别为加热300℃和不加热的情况下制备的No.2系列和No.7系列的用Y2O3稳定的ZrO2薄膜(简称YSZ膜)。研究发现:YSZ膜心部区S参数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YSZ膜的过渡区宽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变窄;基片加热,有助于获得稳定、均匀、致密的薄膜组织。  相似文献   
993.
994.
PEMFC电堆加速老化测试及性能恢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制kW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在车载工况下进行了加速老化测试(ADT).结合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EIS)及电压-时间曲线考察了PEMFC的性能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试验前后的膜电极进行非现场表征对比分析,解释PEMFC性能衰退的原因.结果表明:603h车载工况加速老化试验后,电堆最大功率下降21.6%,同时电堆在休整之后存在明显的性能恢复现象;常相位角元件值和法拉第阻抗值在电堆休整后减小,说明催化剂活性有所恢复,电堆内部水热环境在冷机启动后达到较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95.
研究建立了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测定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PBI)膜甲醇透过率的方法.以磷酸溶液为电解质,在扫描电压范围-0.2~1.2 V和扫描速度100 m V/s的条件下测试了不同磷酸掺杂水平PBI膜的甲醇透过率.研究表明,根据膜样品酸掺杂水平选择磷酸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可使待测PBI膜的酸掺杂水平在测定过程中保持不变,进而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纯PBI膜的甲醇透过率(1.34×10-8cm2/s)相比,磷酸掺杂PBI膜的甲醇透过率有所增加,当PBI膜的酸掺杂水平为2.5~3.2时,膜的甲醇透过率为3.2×10-8~14×10-8cm2/s.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的分析,建立了渣膜结晶比计算模型。利用配制已知结晶比的标样,考察了差热分析法确定渣膜结晶比的准确性,并在实验室对工业用中碳钢和低碳钢板坯保护渣制备的渣膜结晶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差热分析测量再结晶热焓的方法可以用于渣膜结晶比的判定,相对误差为0~5.03%;用于连铸中碳钢的保护渣渣膜结晶比为88.6%,而低碳钢保护渣的渣膜结晶比为55.0%,其大小趋势与实际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997.
低温NH3-SCR技术能在低于200℃的反应温度下将NOx高效转化为N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开发高活性、高抗中毒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硫中毒和水抑制是阻碍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因素.分子筛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适宜的表面酸性、择形性以及灵活性,可有效地引入过渡金属元素,在低温SCR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筛应用于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ZSM-5、SAPO-34、SBA-15、MCM-41以及BETA分子筛,分析了其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抗硫抗水性能以及反应机理,并对计算模拟在分子筛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分子筛应用于低温NH3-SCR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不同进水碱度对DMBR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反应器运行过程中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碱度为25~510mg·L-1时,碱度对出水CODCr影响不大,去除率达到92.46%;进水碱度充足(224~510mg·L-1)时,出水NH+4-N去除率在98%以上;当进水碱度不足时,NH+4-N去除率下降,DMBR出水pH值的变化滞后于碱度的变化;当碱度在330~510mg·L-1范围内时,动态膜通量约为23L·(m2·h)-1,DMBR的运行周期可达39d,反冲洗后膜通量恢复率为100%.反应器内的胞外聚合物随着进水碱度的下降而升高,DMBR反冲洗周期缩短,膜污染趋势加重,当进水碱度下降到130mg·L-1时,反冲洗周期下降到10d.  相似文献   
999.
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主要综述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及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其合成方法主要有气固液相法三大类,其中主要介绍了液相合成法中的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溶剂热法、微乳液法.并且进一步介绍了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光动力学、光热及声动力学疗法原理及应用实例.最后总结及展望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将无电晕式阴极放电技术应用于NH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系统中,分析反应机理。在热输入为0.17 MW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上,研究烟气温度(800~900℃)、阴极电压(0~12 k V)、电子密度(0~0.995 8 m A/cm2)、氨与氮物质的量比(0.75~2.00)和停留时间(0.25~2.00 s)等因素对发射电子催化NH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中NO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阴极电压、电子密度、氨与氮物质的量比及停留时间的增加,NO脱除率可达到50.00%~71.30%;电压大于9 k V、温度高于850℃后,电子密度显著增大,NO脱除率迅速增加;随着发射电子增加,NO脱除率增加幅度降低;氨与氮的物质的量比在1.0~1.5区间时脱硝效果较好且NH3逃逸量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