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丛书文集   180篇
教育与普及   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8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对雄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将不同剂量的BBP(0、0.45、0.9、1.8 mL/kg),每日对Wistar雄性大鼠连续灌胃,染毒30 d、60 d,测定大鼠血清中FSH、LH、T和睾丸匀浆中T的水平及睾丸标志酶ACP、γ-GT的活性.随着BBP染毒剂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血清中及睾丸匀浆中T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LH、FSH呈上升趋势(P<0.05),睾丸中ACP水平先升后降,γ-GT的活性则明显下降(P<0.01).BBP对雄性失鼠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影响其血清及睾丸性激素水平和酶活性,这可能与BBP对支持细胞和生精上皮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2.
为了改善类维生素A酸的疗效,利用两分子类维生素A酸与一分子二溴甲烷偶联,设计合成了具有结构对称性的4种类维生素A酸甲叉二酯,即全反式维A酸甲叉二酯、异维A酸甲叉二酯、阿维A酸甲叉二酯、阿达帕林甲叉二酯,并以1H NMR,MS对它们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在咪唑基二硫代甲酸苄酯的存在下,热引发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丙烯酸甲酯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共聚合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特征.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长,分子量分布窄,ln([M]0/[M])与聚合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聚合物结构分析证明生成了含有环氧官能团的聚丙烯酸甲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聚合物中的含量随着转化率和它在单体中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不过当单体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比例增大时,反应速率降低.利用聚苯乙烯大分子控制剂,合成了含有环氧官能团的两嵌段共聚物,即聚苯乙烯-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甲酯)(PS-b-P(MA-co-AGE)).  相似文献   
74.
微波促进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长链季戊四醇缩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十种长链季戊四醇单、双缩醛,其中季戊四醇双缩辛醛属新化合物.以n-十二醛与季戊四醇的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反应条件为:①单缩醛:溶剂DMF,催化剂用量1.0 g,季戊四醇30 mmol,n-十二醛30 mmol,微波功率300 W,辐射时间8 min,产率74.5%;②双缩醛:溶剂苯,催化剂用量0.6 g,季戊四醇30 mmol,n-十二醛66 mmol,微波功率450 W,辐射时间3 min,产率为85.2%.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车用润滑油的污染问题,参照欧洲CEC标准创建了适于国情的润滑油生物降解性试验方法以及读方法采用的菌种.以读方法考察了润滑油基础油的降解性能和不同类基础油生物降解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成酯的化学结构更容易转化成脂肪酸,故生物降解率高于矿物油和PAO(聚α-烯烃);同一类型的基础油随油品黏度的增大,降解性能下降.这些研究为评价润滑油对环境的影响及开发可降解型润滑油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主链重复结构单元中含富马酸酯的不饱和聚磷酸酯(UPPE)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交联体系的体外降解过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降解一定时间后试样断面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交联体系试样是按照先表层、后中心。由外至内的规律进行降解,降解过程包括表层扩散溶出和基体降解两部分.在表层扩散溶出占主导阶段。交联试样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NVP快速溶出,试样失重明显,试样吸水率、长度、直径也迅速增大;在基体降解占主导阶段,试样降解比较缓慢,试样失重、吸水率、长度和直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7.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其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小剂量时可扩张静脉,使静脉回流减少,左室舒末压下降,使心脏前负荷降低,降低心肌耗氧量。较大剂量时,也能舒张外周阻力血管和心肌阻力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还可以间接地增强心肌收缩力。硝酸酯类药物可增加冠脉缺血区的血流量,增强缺血区的节段收缩,从而达到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作用。临床医生只有了解了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性质、作用机制、用量、用法及副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78.
Biodegradable polylactide acid (PLA) resin can be combined with flax fibers to produce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materials. In our study, commercial PLA fibers were mixed with flax fibers by a non-woven method so as to make non- woven pre-forms, which can be generated into flax fiber reinforced PLA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mposites by heat pressing technology. The tensile, flexural and impact properties are tes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nd the influenced factors listed as making technology of the pre-forms, weight ratio of flax fibers and heat press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and optimized,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s weight ratio of flax fibers and PLA fibers is 50/50, heating temperature, time and pressure are respectively 195℃, 20 rain and 12.5 Mpa.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lax/PLA composites are quite promising compared with flax/PP composites in coclrnon commercial automotive us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ensile specimen fracture surfaces, which shows voids and gaps occurring between flax fibers and PLA matrix and sign of fiber pull.out, the strength of flax/PLA interface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相似文献   
79.
三氧化铬酸性水溶液氧化乙酸诺卜酯反应中的主要产物是4-(1-甲基-1-羟基乙基)-1-环己烯-1-乙醇乙酸酯和4-(1-甲基-1-羟基乙基)-1-环己烯-1-乙醇,通过GC-MS分析确定了反应产物中其他几个GC含量相对较高的组分,主要是3组异构体:2,3-环氧乙酸诺卜酯、1-羟基-2,3-环氧乙酸诺卜酯和5-羟基-2,3-环氧乙酸诺卜酯.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主要是四元环开裂,并进一步水合,另外伴有少量双键环氧化的产物,这些环氧化的产物还可进一步在C1和C5处发生叔氢氧化.  相似文献   
80.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HAS BEEN EXTEN- SIVELY STUDIED FOR MANY POLYMERS SINCE IT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FEATURES RELATIVE DIRECTLY TO POLYMER PROPERTIES. IN GENERAL, INORGANIC NANOFILLERS DO NOT DI- RECTLY CONTRIBUTE TO THE TG OF THE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