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水浴条件下,使用自来水及配制水,研究自激流体处理装置的阻垢机理。自来水成垢量对比实验发现,市政自来水经自激流体处理装置处理后,水垢的生成量小于未经处理的水样。配制水成垢速率实验表明,电导率随时间的下降曲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对照组水样结垢主要发生在第一阶段,实验组水样结垢主要发生在第二阶段。在60℃的水浴条件下,自激流体处理装置的阻垢时长约为30 min。电镜观察表明,经自激流体处理装置处理的水样形成的水垢结晶主要为文石,未经自激流体处理装置处理的水样形成的水垢结晶主要为方解石。  相似文献   
102.
软岩耐崩解和室内浸水崩解试验方法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软岩的崩解性是我国西南地区岩土工程较为关注的岩石特性之一。通过室内浸水崩解和耐崩解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的差异分析,根据耐崩解指数将软岩的崩解强度分为强、中、弱3个等级,崩解机制则决定了试样崩解的强弱;但对于同一岩样,室内浸水崩解程度弱于耐崩解试验;而试验条件的不同则决定了试验产物颗粒分布的差异,且对于不同崩解程度的岩样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强崩解和弱崩解岩样在两种试验方法中所得颗粒分布情况相差较大,且强崩解岩样室内浸水崩解试验所得颗粒分布不均匀;而弱崩解岩样耐崩解试验所得颗粒分布不均匀;而中崩解岩样崩解产物在两种试验方法所得颗粒分布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离子交换和自组装过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MnCu-SSZ-13@CeO2分子筛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NH3-SCR反应.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不仅具有SSZ-13晶体的衍射特征峰,而且出现了明显的CeO2特征峰.形貌和线扫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CeO2外壳均匀...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国内某款微型MPV,首先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正面100%碰撞工况数值模拟和对标,在基础模型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正面碰撞的结构耐撞性优化。然后在保证车身结构满足耐撞性要求,刚度、模态等其他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各零部件的质量,实现车身的轻量化和成本控制。最后通过100%正碰实车试验验证了此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受地质环境、生产阶段、矿物成分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井筒上易产生垢物堵塞,影响正常生产;而解堵和工艺措施的有效性由能否精准取样井下垢物直接决定。针对高含硫气井井下垢物样本取样需要,设计研制了一套智能井下取垢系统,介绍了智能井下取垢器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论述了电路板减震结构、取垢弹爪、容垢篮装置以及扶正装置等取垢器关键机械结构及部件;阐述了基于DSP的电气定时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及控制原理,重点说明了系统PID控制算法关键参数计算过程。室内性能实验以及试验井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研制工具的耐温、承压性能以及取垢和容垢装置自动化伸缩同步联动控制功能可靠,入井和出井过程顺利,能为高含硫气井井下垢物精准化取样提供设备支撑。同时,提出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对其他智能化井下工具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油田注水开发导致采出液的含水量逐年增加,部分区块采出液水体结垢导致集输管线堵塞等各种问题日益严重。根据耿83区高含钡锶离子的特点,分别采用常规水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试采出水和注入水的水样离子组成成分、水样矿化度、水型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矿化度含多种阳离子的水溶液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结果更准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区块结垢特征系统分析,计算结垢理论值,得出主要为硫酸钡和硫酸锶垢型。将现场垢样通过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验证得到与水样分析出的垢体一致。该方法能准确判定出垢体和垢型,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垢、清垢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Ca^2,Mg^2+总浓度对磁化水抑垢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确定了不同Ca^2+,Mg^+总浓度对磁化水抑垢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磁化水抑垢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碳酸盐型水应用磁化水抑垢效果好,抑垢率均在54%以上。  相似文献   
110.
提高聚烯烃化合物长期耐电强度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聚烯烃化合物的电老化过程中自由基浓度与击穿电压的测量,查明了两者的内在联系.认为减少电老化过程中的自由基浓度可以成为提高聚合物长期耐电强度的新途径.作为一个例子,报导了自由基清除剂在提高聚乙烯树枝起始电压方面的功能,对其介电性能和迁移性的测量结果表明,特定的自由基清除剂已具备了实用前景,是一种有效的电压稳定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