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5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443篇
系统科学   511篇
丛书文集   290篇
教育与普及   1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综合类   671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研究了小波包变换在声音编码中的应用,通过利用小波包变换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良好局部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中低码率混合域声音编码算法。这是一种可调码率算法,它根据输入信号段的特性来进行变换和编码,使得编码过程可以同时在时域、频域以及从时域向频域过渡的任一时频域中进行,从而使编码算法不仅在量化编码阶段,而且在变换阶段就对输入信号具有自适应性。其编码效果比在单一固定时频域中进行变换与编码有较大改善,有助于和高码率的声音编码算法相接轨。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一种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磁卡读/写控制器,提出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3.
提出了一种构造TCM好码的动态规划算法(DP).DP算法在建立了TCM好码规则、编码器及信号网格图间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寻优,从而获得TCM好码.与常规TCM好码构造算法[4,5]相比,本算法在精度、计算复杂度和灵活性上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74.
在跳帧转换编码中,利用前向向量法进行运动矢量合成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信噪比。本文提出了用HAVS快速搜索算法对合成的运动矢量进行修正的方法,同时给出了一个最佳搜索窗口。实验结果表明,在±2像素内,用HAVS算法对合成的运动矢量修正,既能明显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计算量。  相似文献   
75.
给出了一种新的求解变分不等式问题的外梯度投影算法.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并分析了算法的线性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6.
解决了极赤投影中仅知球面大圆上两点的极赤投影而无法作出极赤投影圆弧的问题,从而可代替以模板近似作圆弧的方法,可大大提高空间角度的度量精度.本文还给出了圆弧的投影方程,为计算机绘制极赤图提供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7.
信号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信号变换方法,以便突出信号中的重要特性、简化运算的复杂程度,其中希尔伯特(Hibert)空间中的正交变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投影定理在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报及函数逼近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数学分析的角度推证了正交变换与投影定理的内在联系,通过信号分析中典型正交变换的应用进行了验证,从而揭示了正交变换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78.
在HDTV系统中,RS编译码及算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目前的编码方案给出了简介,并提出了具有普适作用的译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9.
语音信号的处理在通信系统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蓝牙系统在主从设备之间可以建立 SCO、ACL两种形式的链路,其中SCO就是用来传送实时性非常强的语音信号的.本文重点介绍了用 CVSD方法进行蓝牙语音编码的工作原理,并且给出了一定的算法.  相似文献   
80.
通过"激光图案控制电路的焊接安装和调试"这一开放式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使理科学生在经过"电子线路"等课程及其相应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学习后,进一步培养综合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并切实提高实验技能,为以后深造或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