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17篇
  免费   2150篇
  国内免费   3307篇
系统科学   2417篇
丛书文集   4027篇
教育与普及   30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5篇
现状及发展   476篇
研究方法   11篇
综合类   82134篇
  2024年   366篇
  2023年   1354篇
  2022年   1139篇
  2021年   1349篇
  2020年   1157篇
  2019年   1295篇
  2018年   705篇
  2017年   1000篇
  2016年   1160篇
  2015年   1755篇
  2014年   3495篇
  2013年   3045篇
  2012年   3714篇
  2011年   4089篇
  2010年   3974篇
  2009年   4661篇
  2008年   5494篇
  2007年   5137篇
  2006年   3589篇
  2005年   3357篇
  2004年   2961篇
  2003年   4294篇
  2002年   4920篇
  2001年   4783篇
  2000年   3497篇
  1999年   2658篇
  1998年   2706篇
  1997年   2536篇
  1996年   2571篇
  1995年   2234篇
  1994年   2059篇
  1993年   1122篇
  1992年   1100篇
  1991年   1158篇
  1990年   1009篇
  1989年   792篇
  1988年   281篇
  1987年   172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搪瓷釉的烧成过程是一种“液相烧结”过程,其传质有赖于熔体的粘性流动。根据玻璃态物质化学组成-结构-粘度-温度的一般关系,推导出计算瓷釉烧成温度(T烧)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72.
具有sn-网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了具有σ—点有限sn—网及σ—局部可数sn—网的空间可刻划为度量空间在某些确定映射下的象.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文化层面探讨基督教和科学在内容结构上的近似性,对基督教和科学理论结构层次的对称性,知识更替方式的相同性,知识认同机制的一致性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4.
李旭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5-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开始独立,具体表现在文笔说的变迁、对文体特征进行探讨、文体分类趋细和永明声律论的创建这几个方面。文体独立的原因与魏晋时期审美意识的变化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和审美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75.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则和方法以及数学语言进行逻辑透视,探讨数学难以理解的客观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76.
模糊关系运算的传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模糊关系一元及二元运算的传递性性质。首先给定一个模糊关系具有某种传递性性质,讨论其余关系、逆关系、对偶关系的传递性性质;然后基于两个模糊关系具有某类传递性,讨论它僮的模并、模交运算的传递性性质。  相似文献   
77.
单体液压支柱的顶盖是对顶板支撑性能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煤矿井下条件恶劣,支柱活动顶盖易卡死,本文从单柱的工作原理入手,分析单体工作时的受力状况及顶盖对支承性能的影响,提出改变整体顶盖为活动顶盖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78.
加强师范院校结构化学的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加强结构化学与中学化学的联系,把Internet网引入到结构化学教学中,制作结构化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结构化学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为科教兴国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9.
结合工作实践,阐明基础化学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德、知识技术、业务能力等素质,并使素质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80.
尽管只是理论上存在着柳传志逆向接班的可能,但我们真的不希望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成为现实。3年前长虹所发生的一幕至今让每个关心中国企业成长的人都唏嘘不已,而以柳传志和杨元庆的胸怀,以今日联想的体制,断不应该走到这一步。 本文节选于作者最新出版的新书《联想真相》,原文标题为《柳传志逆接班杨元庆》:本刊刊载此文,更多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对于本文提到的观点和一些结论,本刊并不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