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2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2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铝材连续铸挤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铝材连续铸挤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建立稳定连续铸挤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铝材连续铸技采用90°—180°挤压轮槽包角的结构形式,均可实现连续铸挤,而稳定连续铸挤过程的建立取决于挤压温度、挤压轮转速及运转间隙。分析了连续铸挤时熔融金属结晶-变形过程,提出连续铸挤的金属动态结晶、半熔融挤压、挤压塑性变形三个阶段及内外摩擦转换理论。  相似文献   
82.
聚芳醚酮(Poly(oxy—1,4—phenylene carbonyl—1,4—phenylene),简称 PEK)是一种含有苯环的耐高温聚合物。本文用 DSC 法研究了 PEK 的玻礅化转变和熔融行为。PEK 是一种半结晶的高聚物。骤冷的 PEK 再升温时,可以看到十分明显的玻璃化转变过程和冷结晶过程,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_g 为158.2℃,T_g 下的热容变化△C_p 为0.244J/g·K,平衡冷结晶温度 T°(?)为179.9℃,平衡熔融温度 T°m(H)为379.0℃,熔融热△H_m(H)为53.5J/g。骤冷 PEK 在不同温度(250~310℃)等温结晶15min 后,其 DSC 曲线上可以看到数个熔融峰。随结晶温度升高,温度较高的主熔融峰温度 T_m(H)略有升高,温度较低的熔融峰温度 T_m(L)大约在结晶温度以上20℃;温度较高的熔融峰面积△H_m(H)不变,温度较低的熔融峰面积△H_m(L)增加,△C_p 下降,T_g 升高。将骤冷的 PEK 从略高于 T_g 的温度(159.0℃)以不同速率降温,再升温时,可以看到 PEK 玻璃化转变的滞后现象。随降温速度下降,滞后现象变得十分明显。滞后峰面积△H_h 与降温速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3.
朱琰  常林开 《河南科学》1992,10(2):134-139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一系列低分子量聚四(?)乙烯(PTFE)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并以A.Jeziorny方法为基础,对其DSC降温结晶曲线进行处理.结果表明,PTFE的开始结晶温度T_0、结晶结束温度T_e.结晶峰温T_D和外推起始结晶温度T_c均随分子量的减小而降低,结晶热△H则随之增大。Avrami指数接近于2,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Z。随分子量减小而减小,动力学结晶能力G_c和最大结晶速率常数K则随分子量的减小而增大。本文以高聚物分子链段运动理论和结晶速率理论为根据,结合PTFE的结构特征以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各参数的表征的物理意义分析解释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4.
通过WAXS,SAXS和拉伸试验对聚丙烯-聚异丁烯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结晶条件和共混物的组成对其形态和拉伸行为的影响,与室温淬火试样相比,等温结晶试样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厚的晶片、较高的拉伸模量及强度、较差的韧性,PIB的存在导致iPP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85.
86.
1 引言异军突起的C_(60)分子晶体吸引了众多科技工作者的视线,研究工作已延伸到许多方面、不同层次.但就C_(60)的晶体结构而言,人们的认识还有分歧.Kratschmar等人早期的研究工作表明:C_(60)分子以六方密堆(h.c.p.)形式结晶,晶胞参数a=10.02A,c=16.36A.而Fleming等人则认为C_(60)分子晶体属面心立方(f.c.c.)晶型,a=14.172A.争论终以晶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 PPS 及其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N6组分的存在对PPS 晶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PPS 及其共混物在等温结晶过程呈现双峰特征是与 PPS 分子链的端基结构密切相关。经等温结晶处理的试样,在熔融时相应的 PPS 也呈现双峰,其低温峰随结晶温度的提高而向高温方向移动。PPS 及其共混物膜在一定条件下结晶后,可形成典型的树枝晶形态。  相似文献   
88.
结晶紫—锗钨酸—PVA体系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结晶紫-锗钨酸-PVA体系的显色反应。显色反应的条件是:[H_2SO_4]=0.13mol/L,(结晶紫)=1.2×10~(-4)mol/L,(聚乙烯醇)=0.32%。结晶紫-锗钨酸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4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锗钨酸在0-3.2×10~(-6)mol/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发色完全后1小时内吸光度稳定。由热重量法及摩尔比法测得离子缔合物中结晶紫离子:GeW_(12)O_(40)~(4-)=3:1。  相似文献   
89.
非经典结晶理论和液态多组元化学短程序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经典结晶形核理论和过冷液态或非晶结构的短程序偏聚区为理论引线,重点讨论了界面能,母相内部的短程序偏聚区对形核的影响,由此提出了一些制备纳米晶块体材料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些方法制备亚μm级以下的超细晶块体铸件,甚至纳米晶块体铸件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0.
摘要:本文研究了用蒙脱土作催化荆,合成MicNer'shydride(5),无色结晶紫(4)和结晶紫(5)的新方法。在蒙脱土催化下,3由N,N一二甲基苯胺(1)和多聚甲醛反应制得,收率达到98%;再以它和1作原料合成4,收率为58%-64%;结晶紫用1,NaCI,CuCl2作原料来制备,收率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