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8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539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365篇
教育与普及   10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5篇
现状及发展   106篇
综合类   1060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科学、综合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角度对提高医学院校的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导言正常组织生长与细胞增殖、体积增大、迁移、分化和老化等及各个过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同时受时间和解剖的严密制约。虽然诸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等典型内分泌类激素,能影响组织总的生长和速率,但它们并非是组织生长时细胞间的基本信号。当胚胎或胎儿迅速发育时,肽生长因子与组织诱导、干细胞克隆生长、器官发生相关联。并且是卵巢周期、睾丸功能、长骨生长、创伤愈合、人类生殖等重要因素。理化特性和解剖定位肽生长因子主要特征如表所述。它是分子量小于30000的典型蛋白质。如同经典的内分泌激素,肽生长因子以近程分泌和自身分泌激素形式,在组织周围合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双流体模型方程进行简化,得到了双曲型两相流非线性控制方程组.进而导出了该方程组的特征线方程,利用有限差分及特征线方法求解了特征线方程,考察了界面扰动随时间在空间的发展状况,并与实验和线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4.
以我国优良猪种小梅山(属太湖猪种)的脾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作亲本,经聚乙二醇(PEG)促融,HAT培养基选择培养,先后得到25株杂种细胞,并对杂种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和同工酶电泳等研究。结果显示,杂种细胞系含有全部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而猪染色体丢失迅速,仅保留猪的4号、5号、7 ̄10号、12号、13号、15号和17号等部分染色体,杂种细胞内能检测到全部小鼠同工酶活性,但仅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把平面光波或高斯光束对介质光波导的端面耦合等效为电流密度矢量激励,用併矢格林函数描述了介质光波导的端面激励问题.导出了耦合效率等公式.这种理论描述,阐明用併矢格林函数方法可统一处理微波波导的电流激励和光波导的光波端面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996.
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是鱼类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它对鱼类的分类、进化、遗传、变异以及杂交育种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鱼类的染色体一般是数目较多而且个体极小,颇难进行核型分析。据1980年统计,被研究过染色体组型的鱼类约有1100多种,占地球上鱼类总数的5%。至今我国也有138多种鱼类被研究过,但主要偏重于鲤形总目中的一些淡水鱼类。海水性鱼类被研究得很少。为此,笔者进行了梭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以增加这方面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科技知识动漫》2007,(1):84-84
懂得爱和恨不仅是人类的“专利”,在大千世界的生物之间、庄稼之间、树木之间也有“爱”和“恨”,也就是说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生和相克关系。为什么“苹果核桃种一起,苹果受害会枯死”?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核桃树的根和皮层内含有一种核桃醌的挥发性物质,能使葡萄等许多果树茎干细胞分离,严重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98.
植物多倍性在作物育种中的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植物多倍性是高等植物细胞内染色体进化的一种显著特征,在多倍性植物的细胞内存在着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根据这类植物细胞内染色体组的起源,一般将其划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在同源多倍体细胞内所包含的染色体组是某一物种染色体组倍增的结果,而在异源多倍体细胞内所包含的染色体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的染色体组通过重组在一起之后再形成遗传上稳定结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