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阐述了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提出了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2.
我们未来的汽车将会如此有“头脑”输入目的地后,它能告诉你最佳的行驶路线,如果途中发生了拥堵,它能及时提醒选择其它通畅的道路,因为它具有智能交通及汽车导航功能它也能精确告诉你正在行驶中汽车的状态监测结果以及各种运行数据记录,这有赖于智能化的汽车仪表功能;汽车出了故障如果你已经与某服务商建立了联系,就能够进行在线远程故障诊断,并能获取维护指导;  相似文献   
993.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可以将能量转化为驱动细胞反应的各种形式。线粒体基因突变通过影响细胞内能量转化而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近年来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被认为是糖尿病的一种新的病因。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把线粒体糖尿病列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属于8细胞遗传缺陷疾病。线粒体糖尿病也是一大类异质性疾病,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本文主要就所报道的线粒体糖尿病的突变位点、发病机制、主要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实现脑-机接口通信信号的单次提取,基于视觉诱发电位在脑部不同位置的相关性应该比自发脑电信号强这一特点,采用多通道的同步平均信号作为特征,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对一名受试者200次选择作业的记录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在仅利用Cz与Pz两个通道的信号叠加平均后,取250~550 ms时段的信号作为分类器的特征值,能达到97%以上的分类精度.这可为简化脑-机接口系统的设计、提高通信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贵州凉风洞综合体系的现代生态环境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方法,通过对贵州凉风洞洞穴综合体系的逐项分析,表明洞穴滴水较好地继承了土壤水所携带的地表气候与生态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随机信号发生及数据采集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虚拟仪器程序来控制数字I/O板卡的解决方案.发送端利用程序控制高速数字输入/输出板卡,产生随机信号用于实现光子路径的随机选择.接收端采用缓冲周期测量的计数方式,采用两个计数器记录两路随机信号的信息,通过程序来完成对计数器板卡的控制,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两个本地文件中,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本方案具有易于开发和调试、维护方便、应用灵活、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功用于基于B92协议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  相似文献   
997.
SOPC集成了硬核或软核CPU、DSP、存储器、外围I/O及可编程逻辑,极大地方便了软件的开发。通过回放仪工作原理的描述和特点分析,采用Quartu's IT软件完成了定制,并给出基手Altera Nias平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8.
999.
古代目视天象记录中的尺度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古代以“丈、尺、寸”为单位的天象记录以及“大如X”形式(取象比类)的记录是成系统的,可统称为古代天象记录的“尺度体系”。古人裸眼目视观测天象时亦有天球模型,通过天球模型的建立,按1尺=1度的换算标准,可以确定“丈、尺、寸”天象记录的几何意义,并对“大如X”形式的记录进行尺度或亮度的量化,最后将两种记录统一在一个系统中。通过对尺寸系统起源的分析,认为古人裸眼目视观测时的天球半径约为13米上下。另从人本心理行为渊源、天文馆天象厅的半径、航海牵星术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人裸眼目视观测天象时有共同的视错觉现象,形成系统误差,此误差是将天穹视为扁平状造成的。在不同的天空照度与气象条件下,其扁平程度有所不同,可引入“视扁度角”概念加以量化。为对视觉误差进行校正,求出了各种状况下(昼、夜、阴、晴、有月、无月)裸眼观测时天体视高度、视长度与其真实尺度的校正归算法。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