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9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659篇
系统科学   148篇
丛书文集   795篇
教育与普及   9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1篇
现状及发展   19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6274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941篇
  2011年   1072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1207篇
  2008年   1188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940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743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627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357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类索赔相关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一类索赔相关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得到了罚金折现期望所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92.
桥接到金属电极上的原子线,在纳米电子学中被视作一种分子联结,是当前低维系统电子输运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对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系统进行了简化,合理地构造出简单的类似分子的模型,利用传统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的能级结构、电极与原子线间的轨道能量、电行转移以及布居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子线在连接不同结构类型的电极后电荷转移明显不同,体现了不同电极与原子线的相互作用,这些不同于以前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93.
硫酸锰深度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用锰粉去除工业硫酸锰中杂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温度90℃,锰粉加入量1.9%,反应时间4 h,静置时间48 h后,工业二级硫酸锰可净化达到肥料级、饲料级硫酸锰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94.
95.
本文提出一种生产微细钨铜复合粉的方法。将WO_3(或蓝钨)和CuO均匀混合,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WO_4,再在氢气中还原,就能制得微细钨铜复合粉,其钨、铜两相分布均匀,钨颗粒细小且分布狭窄。本文详细地研究了钨酸铜的生成及其氢还原过程,与WO_3相比,发现两者的还原相变过程及动力学过程有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96.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有效热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碳纳米管的空间取向分布特征,建立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有效热导率模型。根据Maxwell理论,推导出了计算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有效热导率的简单公式。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在碳纳米管纳米流体中观察到的热导率异常增加现象,还可以用来分析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渗流性质,而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7.
据2003年12月3日英国《新科学家》报道:一种用于光学计算机和化学传感器的新型纳米光纤有望不久问世。光纤是利用有涂层的内芯传导光线的。这种新型光纤使用超细的二氧化硅做内芯,而用空气充当涂层。光纤内芯的材料表面必须做到十分光滑,与空气之间有一致的界面,因为粗糙的界面会使光波分散。为了确保表面光洁度合格,哈佛大学的埃里克·玛祖用一个炽热的蓝宝石椎体熔化二氧化硅,然后把它拉长。埃里克说,这种内芯的光滑程度已接近原子水平。他已制作出50纳米细的纤维。这种纤维的直径不到标准纤维的1/2000。光纤越细,沿着它表面通过的光波就…  相似文献   
98.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3年8月23日报道:美国麻省查尔斯顿哈佛医学院分子成像研究中心的科研小组正在研究一种独特的技术,即把磁性纳米颗粒注射到人的血液中,用来精确显示有害病毒潜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新的检测技术采用50纳米直径的磁性颗粒。其中心是氧化铁,外面涂覆一层容易粘结抗体的葡萄糖。在实验室试验阶段,将纳米颗粒加入到病人体液试样中,或注射到病人身上。如果存在活的病毒,它们就会和纳米颗粒上的抗体粘结在一起,形成一大群颗粒。这样,就能用磁共振成像或核磁共振扫描检测到成团的病毒群。涂覆在纳米颗粒上的抗体有识别病毒表面…  相似文献   
99.
定理1:一维连通无有闭道复形K,在E~2内实现. 定理2:存在一个一维连通复形,有九个一维单形,不能在E~2内实现. 定理3:一维连通复形,有八个一维单形,可在E~2内实现. 定理2,定理3是最好的定理.问题是:n维连通复形(n≥2),相应的定理2定理3是如何表示?  相似文献   
100.
纳米导线     
目前纳米技术的研发已达到“炽热”程度,研制纳米导线是制造大多数纳米器件和装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