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蔺兰兰园     
《中国西部科技》2006,(21):59-59
主要铭品 春剑/锦上添花(双艺)等 四季兰/华夏冠梅等多种奇蝶花 春兰/子母辉映(花中花)、红孩儿、五湖四海、彤玉琼花、枫丹白露、牛郎织女、锦绣中华、中华麒麟、红花绿稿(荷瑞)、映月牡丹、金銮殿、水晶彩梅等  相似文献   
112.
不同光照和干湿温度下红花石蒜花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雪枝 《科技信息》2006,(9):388-389
观察了自然与栽培两种条件下红花石蒜的花期长短、光照强度与干湿温度,结果表明两种条件的光照强度差异显著,干湿温度只有A区的b0点与其它测试点差异显著,说明影响石蒜开花时间与花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弱,干湿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无光照强度显著。  相似文献   
113.
9月初,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广州某公司兼并江西红花国人公司原有经销商团队已进入尾声。该次并网由原红花国人某团队领导牵头,采用网络对接的方式进行。2006年7月开始,包括原红花国人月宝团队在内的几千名经销商成功对接至该公司。  相似文献   
114.
在2006年2月28日邛崃市春季兰展上,有盆获得金奖的春剑红花荷瓣吸引了众多兰友,它被围得水泄不通,兰友们争相品评。时隔几天后的大邑兰展上, 这盆红花荷瓣又获金奖。2006年3月6号,作为四川春季兰展的收关之作的双流兰博会,在各类奇花、名花如云的展台上,这盆春剑红花荷瓣脱颖而出,勇夺特别金奖。这就是由邛崃的孙俊林先生选育并送展的邛州红荷。  相似文献   
115.
利用扫描电镜对玻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L.)的种子、花粉、叶片进行观察,并将玻璃苣的红花品系和蓝花品系进行对比,找出了玻璃苣的一些形态解剖与其结实特性的相关关系,为玻璃工艺苣的引种、驯化、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利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国内20个主要红花品种遗传多样性,为红花种质资源选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不同地理区域的20个红花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20个ISSR引物共产生38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带366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5.42%.10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615 2~0.790 6之间,说明不同红花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来自不同地区的20个红花品种分为5个主要类群.其中,杞县刺红花单独为一类群.其余四个类群均未表现出品种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7.
综合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红花栝楼种子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24-二氧代-10α-葫芦烷-5,25-二烯-3β-醇(1)、葫芦烷-5,25-二烯-3β,24-二醇(2)、(反式)-11-甲氧基-11-氧代十一烷-2-烯酸(3)和(12S,13S,Z)-12-羟基十八烷基-9-烯-13-内酯(4).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4是首次从栝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8.
从酢浆草红花中提取一种酒红色色素,并对酢浆草红花色素的提取方法,提取剂的选择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酢浆草红花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微酸性95﹪乙醇为浸取剂,浸取温度50℃,料液比1∶30,浸取时间4.5 h.酢浆草红花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在酸性条件下都能稳定存在,有较好的耐热性,但不耐光照,Mg2 、Ca2 、Na 、Cu2 、Al3 、Zn2 等离子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而Fe2 、Fe3 金属离子对色素影响较大,且耐氧化能力一般,耐还原能力较弱.苯甲酸﹑蔗糖﹑葡萄糖﹑食盐等食品添加剂的加入对色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以红花矮杆美人蕉的裁培及管理,通过对红花矮杆美人蕉在栽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提升红花矮杆美人蕉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通过分析主分布区浙江红花油茶种实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为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遗传评价和选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江西省、浙江省和福建省主分布区6个代表性产地的浙江红花油茶种实的8个性状进行测定,采用Duncan多重比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型分化系数(VST)及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浙江红花油茶总体种实性状变异程度依次为单果籽数>单果质量>千粒质量>鲜出籽率>果皮厚>果高>果径>果形指数,各性状在产地间、产地内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各产地种实性状变异系数排序依次为德兴>乐平>婺源>武夷山>霞浦>开化,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85 0,德兴与乐平产地具较高的多样性。种实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5.31%,表明浙江红花油茶不同产地的个体变异是其种实性状总体变异的主要来源。各产地遗传聚类结果基本体现了产地的亲缘关系,高海拔的武夷山产地单独成组,显示了高海拔环境对种实性状的分化。种实性状中果皮厚度与海拔、千粒质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反映了浙江红花油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论】较全面地分析了浙江红花油茶6个产区的种实性状变异情况,8个种实性状在产地间、产地内均变异丰富,其中单果质量、果径、鲜出籽率、果皮厚度等经济性状变异较大,德兴与乐平产地在6个产地中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内变异是种实性状总体变异的主要来源,遗传聚类与产地亲缘关系较一致,高海拔的武夷山产地单独成组,果皮厚度与海拔、千粒质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了环境对浙江红花油茶种实性状的影响。本研究可为不同产地浙江红花油茶特定性状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