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4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于2005年4月至7月研究了厦门海沧吴冠滩涂人工红树林种植区秋茄(Kandelia candel)幼林上藤壶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1)秋茄幼林植株上附生有藤壶4种,分别是: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amphitrite)、白脊藤壶(Balanusalbicostatus)、白条地藤壶(Chthamalus withersi)和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es).其中纹藤壶、白条地藤壶为优势种.(2)当高程大于-11.74 cm时,藤壶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藤壶平均附着数量、覆盖度、聚块性指数与滩涂高程呈负相关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120 4H 187.13,y=-1.145 5H 82.433,PAI=0.005H 1.058 7.(3)不同种类的藤壶分布于不同茎干高度.其平均数量均与所处高程呈负相关性,其分布型随高程变化而变化.纹藤壶、白脊藤壶、白条地藤壶与高程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36 4H 2.784 9,y=-0.385 8H 29.064,y=-0.107 1H 14.873.而它们的PAI与高程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PAI=-0.009 5H 1.295 8,PAI=0.019H 0.828 5,PAI=0.017 4H 1.004 5.  相似文献   
62.
对生长在柽柳荒漠生境中最常见的4种早春短命植物离子草(Chorispora tenella (Pall.) DC.)、角果毛茛(Ceratocephalus testiculatus (Crantz) Bess.)、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 (L.) Jaub et. Spash)和弯果婆婆纳(Veronica campylopoda Boiss.)进行取样调查, 分析了柽柳灌丛下和灌丛外的4种植物丛枝菌根(AM)的形成状况、根际AM真菌的孢子密度和群落组成, 并探讨了柽柳灌丛对其菌根侵染状况、根际AM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柽柳灌丛下短命植物的侵染率和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的密度显著低于灌丛外的植物, 并且灌丛下AM真菌的种类(12种)少于灌丛外(19种). 灌丛下短命植物根际土壤由于受到柽柳灌丛的影响, 其养分含量除速效钾外, 都高于灌丛外; 灌丛下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为65.37和44.50 mg/kg, 而灌丛外的含量则为32.33和33.85 mg/kg. 本研究共从短命植物根际分离到21种AM真菌, 其中无梗囊霉属有5种、原囊霉属1种、球囊霉属13种和类球囊霉属2种. 通过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柽柳灌丛影响着土壤的理化特性及其下生长的短命植物丛枝菌根的形成和根际AM真菌群落的组成.  相似文献   
63.
以广州市为数不多的天然红树林湿地之一,南沙开发区内珠江火电厂下游珠江狮子洋河段西南岸以及槽船村内河道水闸下游两个区域的天然红树林湿地沿途的溶解性磷酸盐含量变化的实测数据为依据,研究天然红树林湿地对磷的净化作用。河道内红树林不同覆盖宽度区之间和不同河道之间溶解性磷酸盐含量的对比分析显示红树林湿地对水体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河岸红树林湿地的过滤作用的大小与河岸红树林占据河道面积的大小有关,同等河宽条件下,红树林植物覆盖宽度越大其净化能力越大。  相似文献   
64.
利用真菌发酵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代谢和生理功能,真菌PUFAs的合成转化及关键酶的研究,真菌ω-3PUFAs优化的发酵条件及转化技术,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并归纳了产ω-3PUFAs真菌资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ω-3PUFAs产量提高的可能途径及高产菌种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65.
真菌油脂菌种选育与发酵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株被孢霉作为出发菌株 ,进行紫外线诱变 ,以乙酰水杨酸和SDS作为抑制剂 ,筛选具有抗性的突变株 .通过低温和高糖的筛选 ,再进行摇瓶试验 ,得出最适发酵条件 .通过摇瓶发酵测定各菌株的菌体干重、油脂产量 ,碘价和产不饱和脂肪酸的量 ,最终选出三个优良菌株 :A1- 16产GLA 1.5 3g/L ,ARA 1.16g/L ,DHA 0 .0 9g/L ;A2 - 6产GLA 1.11g/L ;S3- 1产GLA 1.80g/L .  相似文献   
66.
以昆明种小鼠为对象分别研究了深黄被孢霉粉对小鼠LPO、SOD、抗疲劳、耐缺氧等生理指标以及对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影响。昆明种小鼠分组,分别灌服深黄被孢霉粉和等量生理盐水,每d1次,15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动物血清LPO含量比对照组下降0.8mmol/L,SOD含量升高187u/ml,抗疲劳时间延长62min,耐缺氧能力延长6min,胸腺指数增中1.7%,脾指数增加5.6%。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粉具有拮抗自由基、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抵抗不良环境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木质素降解菌L1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自然界筛选出一株降解木质素高的白腐真菌 L1,对其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进行了研究。在 OS培养基中生长的菌丝体 ,原生质体数量较高。在液体培养条件下 ,于 OS培养基中培养 60 h的菌丝体 ,用 0 .3% β-巯基乙醇与酶液同时处理菌丝体 ,采用 p H5 .0的混合酶 (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的最佳浓度比为 5∶ 4∶ 1 ) ;在 30℃酶解 4h;用 0 .4mol/L NH4Cl,1 0 mmol/L Mg SO4作渗透压稳定剂时 ,原生质体数量达到 4.32× 1 0 5个 /mg。 OS双层再生培养基最适于原生质体再生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云南一平浪盐矿的耐盐真菌的分布和种群。采用4种不同含盐浓度的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结果获得149株真菌,以形态特征为主进行分类鉴定到属,有3目,3科,18属。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um),曲霉属(Aspergillus),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相似文献   
69.
丝瓜(Luffa)是葫芦科1年生栽培植物,药菜兼用,原产印度,唐宋年代传入我国,已广泛栽培于我国各地[1]。丝瓜全身是宝,能治疗人畜多种疾病。丝瓜伤流液中药名为“天萝水”,能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有药用和美容等功效[2~7]。笔者发现丝瓜伤流液长期存放不易变质,考虑其中可能含有抑菌物质,为此,笔者以部分食用菌的竞争性杂菌、果蔬的病原菌以及啤酒酵母菌等为试材,研究了丝瓜伤流液对真菌的生物活性。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丝瓜伤流液 选用4个丝瓜品种,河北邯郸的地方品种,简称为“邯丝”;河北秦皇岛的地方品种两个,简称“秦丝1”…  相似文献   
70.
广西红海榄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讨论了广西合浦县山口英罗湾70年生的红海榄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测定结果表明,红海榄群落的生物量为29158.0g/m~2,其中地上部为19621.2g/m~2,地下部为9536.8g/m~2,支柱根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25.28%,是红海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红海榄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特点,该群落1989年的净初级生产量为1537.1g/m~2,其中年凋落物量为631.3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