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最大沙粒堆积率对风沙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最大沙粒堆积率的增大,沙粒速度和风速在跃移层内都有明显增大,而沙粒体积分数在近床面却有所减小,但离开床面一定高度后,沙粒体积分数几乎不受最大沙粒堆积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在严格控制投料比的条件下,赖氨酸环二肽与Fmoc-OSu反应首先得到Fmoc单取代赖氨酸环二肽,进而再与环酸酐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一类具有热可逆性的小分子水凝胶因子.SEM和TEM显示凝胶因子在水中自组装成直径纤细的微纳米纤维结构,相互紧密缠绕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红外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水凝胶形成的过程中π-π堆积和氢键共同发挥驱动力的作用.根据XRD测试结果,采用Rietveld法全谱图拟合精修得到了FL-Ga水凝胶干胶的晶体结构模型,表明凝胶因子以单分子层方式进行聚集.   相似文献   
153.
针对火山泥石流实验研究的空缺,基于对长白山火山泥石流的研究,研制了一种火山泥石流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与国内外同类实验室相比,实验装置具有变坡幅度大、操作简便的特点。用该装置不仅可以进行实验测试泥石流体积浓度影响因素,还能重现泥石流暴发过程及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泥石流堆积范围实验。  相似文献   
154.
为明确网格圈型紧密集聚纺不同吸风槽的集聚效果,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集聚区三维模型,利用Fluent6.3软件模拟直型槽、斜型槽、异型槽3种槽型集聚区的气流速度分布.研究表明,异型槽的集聚效果最好,斜型槽最有利于须条的输出,且斜型槽有使须条产生翻滚扭转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5.
文章根据非均质浆体流态随着浆体平均流速增加的变化规律,考虑到浆体中固体颗粒组成,结合管道底部固体颗粒的起动条件和堆积速度的概念,研究了水平管道中工业浆体堆积速度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水平管道中浆体的堆积流速。  相似文献   
156.
热带雨林内CO2浓度分布随近地层CO2堆积现象的出现而发生显著变化,对估算林内各层植被冠层CO2储存项有直接影响.通过寻找形成近地层CO2堆积的主要气象控制因子,有助于判别不同气象条件在近地层CO2堆积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8个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整合为3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4个典型时期各主成分的支配因子在近地层CO2堆积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11—12月(雾凉季)、3—4月(干热季)、9—10月(雨季后期)近地层CO2堆积的主要气象条件.水分条件是6—7月(雨季前期)近地层CO2堆积的主要气象条件.动力条件对近地层CO2堆积影响较弱,仅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利用1,10-邻菲啰啉-5,6-二酮(phon)与二水合氯化铜反应得到了超分子配合物[Cu2(phon)2(μ2-Cl)2Cl2]·DMF(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铜离子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构型中,分子间通过C—H…Cl and C—H…O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网络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8.
以3DS MAX为主开发工具,建立了金属晶体结构等径圆球密堆积的三维立体模型,动态地模拟了金属原子的堆积和空间结构的演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关于金属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抽象概念,用Visual Basic编写了具有交互功能的多媒体软件.  相似文献   
159.
采用交流电化学沉积法在氧化铝模板孔洞中制备了有序钴纳米线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扫描电镜表明氧化铝模板孔洞直径为20 nm,结构研究证明钴纳米线为六角密堆积(HCP)结构且具有很强的(002)织构,磁性测试发现该钴纳米线阵列具有很强的单轴各向异性,室温矫顽力达2 590 Oe,有望用于高温永磁磁记录。  相似文献   
160.
采用常规水热方法制备自堆积纤维状TS-1分子筛。考察配料温度、老化时间、反应时间对TS-1分子筛形貌的影响,并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TS-1晶体纤维状结构的形成。结果表明:TS-1分子筛的形貌主要受配料温度的影响。配料温度越高,越容易快速形成大量尺寸均一的晶核,不仅使晶体快速生长,而且促进了自堆积形貌的形成。进入MFI骨架中的Ti诱导产生的晶体颗粒间羟基的脱水缩合反应发生在TS-1晶体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