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松散堆积物的粒度成分及分布规律与沉积环境息息相关,于潮间带以平台地形出现的现代礁坪对其上的松散堆积物的沉积过程施于深刻的影响.本文就海南岛西北岸邻昌、大铲离岸礁和小铲近岸滩礁礁坪上的松散堆积物的粒度参数和粒度分布的若干特征,探讨它们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硬脂酸对超微CaS:Eu荧光粉的表面包覆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解脂肪酸和超声波分散的方法研究微米级CaS:Eu荧光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硬脂酸(SA).用IR与XRD表征了包覆物(硬脂酸)与CaS:Eu颗粒表面的结合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测试了荧光粉包覆前后的荧光性质和耐候性.用粒度分布表征了荧光粉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平均粒径推算出最佳包覆厚度是1.67μm.研究表明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耐候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3.
采用金相和探针等实验方法,研究了60Si2Mn钢和添加稀土后的60Si2MnRE钢的夹杂物、微观组织和本质晶粒度,发现稀土加入钢中不仅能脱硫,而且能显著改变硫化物夹杂的形态与分布,从而有利于提高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94.
分别对Al,Cu等纯金属作了激波处理实验,发现样品的形貌以及内部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对此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5.
对船用柴油机活塞顶检验过程中的冶金质量进行了分析,分别用MM6金相显微镜和HX-1000维氏硬度计对原材料和调质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及晶粒度和硬度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冶金参量在调质处理前后有较大改变,原材料的晶粒度及金相组织已不能代表成品活塞的晶粒度和金相组织,对同炉热处理的试样进行检验则更能代表活塞顶的真实晶粒度.  相似文献   
96.
用连续稳态MSMPR反应结晶器对六氨氯化镁(MgCl2·6NH3)反应结晶过程中晶体生长速率的粒度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六氨氯化镁产品在不同反应结晶条件下表现出的复杂的粒数密度分布形态,基于扩散学说提出了一个新的粒度相关生长速率模型.通过与Bransom、C-R、MJ2、ASL、Rojkowski指数、Rojkowski双曲以及MJ3等7种经典模型进行比较后发现,新模型对六氨氯化镁可能出现的凸形、凹形和极值形等几种有代表性的粒数密度分布形态都能给出与实验值极为吻合的描述.新模型表现出了非常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7.
活性污泥作为气化用型煤粘结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活性污泥在粉煤中分散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散性对气化用型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在粉煤中分散性主要取决于煤/泥比和搅拌强度,活性污泥在粉煤中分散得越充分,得到的型煤强度越高,型煤强度的离散性也越小,相应型煤气化活生越高,残留灰渣中碳含量也越低。  相似文献   
98.
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纤维及纳米粉体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介绍了一种新的水热合成技术--水热盐溶液卸压技术,并由此技术制得了晶粒粒度仅为5nm的ZnO粉体和长径比为16:1的ZnO纤维,着重研究了在水热条件下制得的ZnO粉体的晶粒粒度变化以及ZnO纤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由水热法制备粉体时成核速度是影响晶粒度的主要原因,即成核速度越快,制得的粉体的晶粒粒度越小,纤维的形成与水热反应过程在卸压条件下进行有关;与卸压前粉体的结晶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