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70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31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横向承载不开剖口十字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研究了此类接头的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和扩展行为及接头的破坏情况。求得不开剖口接头的 P-S-N 曲线,用升降法测得接头在指定寿命(2×10~6周)的条件疲劳极限。为工程上焊接构件的设计使用提供了疲劳设计数据和设计曲线。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分析了圆环链焊缝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受静载荷作用后的断裂行为,并进行了细致的运算,从强度和断裂韧性两方面进行了校核,提出了相应的准则,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断裂韧性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试验数据采用统计研究方法对A|3|钢焊接接头的脆—韧转变区间的饱和启裂COD值δ_(?)进行了概率特性分析。发现所有类试件的δ_(?)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均为三参数威布尔分布。试验结果为有关焊接结构的可靠性评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扩散偶来研究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在钢中的扩散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但是扩散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以往的焊接法,由于焊接温度很高,在焊接过程中扩散偶内部扩散组元已发生显著地扩散。本文作者把当前在焊接工艺中已用于生产的真空扩散焊接工艺用来制作扩散偶,并为此设计制作了一台专门用于制作扩散偶的小型真空扩散焊接设备。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用它制作的扩散偶,焊接温度很低≤750℃,焊接面平直,扩散组元无明显扩散(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扩散层厚≤0.02mm),且焊接强度较大,经拉伸实验证明不会在焊接面开裂。已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扩散偶研究了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在不同成分的钢中的扩散规律,并测出了这些原子的扩散系数。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已在其它文章中发表。  相似文献   
995.
文本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在低气压等离子喷涂条件下,TiO_2涂层的机械性能不是依赖于涂层结构,而主要由形成涂层前的TiO_2粒子的温度和速度所决定;如果形成涂层前的TiO_2粒子温度越高并且速度越大,就能形成更加扁平状粒子的涂层,增加粒子间结合力,使涂层机械性能提高。因此,喷涂规范中的等离子弧功率、喷涂距离和喷涂室压力对涂层机械性能有较大影响,而等离子弧辅助气氢气流量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运用模式识别中的统计决策方法对焊接缺陷超声回波信号进行分类识別,以达到区分平面型焊接缺陷(裂纹)和体积型焊接缺陷(夹渣、气孔)的超声回波信号之目的。试验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经过对32个实际焊接缺陷超声回波信号的分类识别,平面型缺陷的正确分类率为86%,体积型缺陷的正确分类率为78%;总正确分类率为81%。  相似文献   
997.
空间用电子束焊枪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空间焊接技术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我国空间用电子束焊枪的静电聚焦设计方案,初步分析了构成电子束束斑的物理因素,并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的结果,得到了合理几何参数,从而为设计空间用电子束焊枪电子光学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8-mol%钇稳定氧化锆放电等离子烧结体的电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离子烧结技术, 在1350℃10 min所烧结的8-mol%钇稳氧化锆样品(SPS)与常规1450℃4 h烧结样品(CS)相比, SPS样品致密度已达到99%. 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两种样品分析其结构均为立方体(Fm3m), 根据XRD谱(111)峰算得SPS样品的晶粒大小D111为154 nm, CS样品的D111大于1 μm. 用ZVIEW软件对不同测试温度下所得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进行了拟合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SPS样品的离子电导率不同于CS样品; 在400~800℃温度范围内, 放电等离子烧结样品的活化能为91 kJ·mol−1, 与常规烧结样品的96 kJ·mol−1相一致, 这说明SPS烧结体的导电机理与常规烧结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超声冲击方法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焊接结构疲劳性能,通过试验比较了经超声冲击的X65管线钢对接接头试样和未经此处理的原始焊态对接接头试样疲劳强度及在同样应力范围下的疲劳寿命.试验的统计结果表明,经过超声;中击处理的试样,其疲劳强度相对未冲击试样提高37.9%,其疲劳寿命是未冲击试样的1.85—11.00倍.与传统的改善结构疲劳性能的焊后处理措施相比,超声冲击处理是一种既高效又便捷的较为理想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焊接结构系统的疲劳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焊接结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疲劳可靠性评价方法,包括主要失效模式识别,综合失效概率计算.提出了实现结构失效状态转移的间隙元法,在失效的节点间建立间隙元,用接触有限元模拟焊缝开裂面的受力状态,判断起裂源数量和开裂方向.考虑结构的疲劳损伤累积,运用全局疲劳寿命分枝约界法进行结构失效路径搜寻,用点估计法和区间估计法计算结构系统的失效概率.对100 t-22 m龙门起重机主梁焊接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8条主要失效裂纹,并计算了系统的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