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36篇
教育与普及   1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5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构件的受力特征及承载力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当构件其他内在因素不变时,力素比对构件的强度及破坏形态有很大影响。以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的板-桁模型理论为基础,按照力的平衡、力矩平衡、变形协调及材料本构关系等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程及全过程分析程序。利用此方法分析了在小扭弯比情况下,不同力素比对复合受力构件强度及破坏形态的影响,经试验值和理论值对比符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传统预制装配式楼盖以及近期现浇楼盖特点,提出发展高效预应力预制装配式或半预制半现浇叠合式楼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3.
强夯处理软基的工后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可有效减小软基工后沉降是衡量软基处理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从工后沉降的角度分析了强夯动力固结法处理深厚软基的有效性.实测结果表明:强夯可在淤泥层中产生较大的孔压增量,且影响深度较大.但强夯所致的孔压增量在瞬间产生,也在很短时间内消散.强夯前后软基的沉降速率相同,强夯对软基的固结沉降基本没有影响,处理后软基的工后沉降仍达360-800mm.在本文所述的工况条件下,强夯动力固结处理淤泥软土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54.
通过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学楼工程实例,具体说明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5.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是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是实现大桥成桥线形、内力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主桥施工控制实践,阐述了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原理、方法和分析计算理论,研究了双幅桥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分布特性以及高强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控制,科学地指导了施工。使全桥10个合拢段的合拢轴线误差小于或等于4mm,标高误差小于或等于23mm,成桥线形均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克服了高强度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龟裂和强度损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56.
桥梁内部预应力钢绞线应变的长久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重点研究应用埋入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正在施工中桥梁的预应力钢绞线应变进行跟踪监测的测试方法,分析温度、横向应变等多种因素对测量结果有效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预应力钢绞线在复杂施工环境中的力学行为.研究发现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应该对测量结果进行温度补偿,同时在非均匀横向应变场作用下光纤光栅不再遵循布拉格条件,对此应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易埋入、抗干扰能力强、可对应变进行绝对测量等优点,非常适合于结构内部健康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57.
预应力弹托辊是一种新型的托辊机构,本文对其在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作用下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了预应力弹簧托辊的强度准则.根据计算知,预应力弹簧托辊的强度主要受轴向载荷的影响,弹簧托辊中间截断面是危险截面,托辊旋转时虽受循环应力作用,但应力幅值较小,强度校核时可按静态处理.  相似文献   
58.
介绍乌龙江特大桥的方案设计.根据有关要求和桥址水文地质自然条件,主跨采用下承式预应力系杆钢管混凝土拱.由于建筑高度低,因而可压低引桥及路堤高度,缩短桥长,节约投资.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下部结构采用桩柱直接支承大梁,结构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59.
济南齐鲁宾馆二期工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使大柱网现浇整体楼盖设计与施工某些问题得以解决。本文重点介绍了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施工技术。实践证明,该结构体系可靠合理,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0.
高层PC大跨结构体系中梁预应力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高层建筑预应力大跨结构框架中巨型截面柱的刚度对梁中预应力效应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竖向构件刚度较大的、采用预应力平板、扁梁或其它预应力楼面体系的高层预应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