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233.
解放后,我国先后出现三次针治聋哑高潮,针刺对聋哑人恢复听力是否有作用?长期以来有争议。为此,我们选20名有残余听力的聋哑学生为实验对象,以皮层听区声诱发电位的阈值做为观察听力变化的客观指标,以250、500、1000周/秒三个频率的平均值提高10dB以上为有效,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个月后上述三个频率的平均值提高10d B以上的有两人的两只耳,单项频率提高10d B以上的有21耳。即针刺对部分有残余听力的聋哑人可提高听力10d B以上,但比例只有5%,听力提高的幅度也有限。因此,把针刺做为治疗聋哑的有效方法加以宣扬和推广是不适宜的,但本文也不同意针刺对聋哑人听力百分之百无作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234.
在无性系 PR107上使用乙烯利刺激针刺采胶长达11年的试验结果,与常规刀割采胶比较:干胶产量平均年增加12.6%,干胶含量只降低1.9个百分点,开割后树围增粗多34.8%,死皮树率少了一半,差异极为显著。且劳力消耗节约,成本降低,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5.
236.
穴位灸法对运动时机体血清CK、BLA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穴位施灸处理,并以西洋参作为对照,观察定量运动时血清CK(肌酸激酶)及BLA(血乳酸)含量的变化以及台阶指数的变化。经过2个月的施灸处理,结果表明艾灸可以明显降低运动时机体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性及血乳酸的含量,能明显提高肌体的台阶指数。本研究提示:灸法可以减轻运动性疲劳,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37.
利用自制的电动机械式针刺火工品动态参数测试仪对HZ-2火帽在0.3~8m/s速度击发时进行了动态测试,并和落球仪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动态测试条件下,输入能量决定了火工品的针刺感度;在本文的研究条件下,击针质量比戳击速度的作用更显著;在击针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能量损失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少;静态测试对HZ-2火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估计都是较保守的。  相似文献   
238.
本文研究了金属镀膜复合絮片(简称金属棉)织物在服装系统内的隔热保暖特性,探索并分析了金属棉织物复合层的不同配置、结构、针刺方向和体积重量、空气隔层,风速等条件对保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较为理想的结构配置、服饰设计的注意方向和使用条件场所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239.
本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法研究了纤维网重、含胶量、针刺密度对胶乳粘合非织造布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导出的回归方程,确定了上述影响因素的控制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使胶乳粘合非织造布物理-机械性能达到最佳值,实际结果验证了回归方程的可靠性,因而可使最佳因素控制范围应用到实际的非织造生产中。  相似文献   
240.
通过测量人体穴位的电位或电阻来诊断人体内部状态是中医诊病的一种方法.目前,国内有不少单位已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将人体穴位的电位、经输入网络、A/D转换、计算机处理,以数据或图表输出,使穴位诊断工作智能化,便于对病例的数据收集和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