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饥饿胁迫对卵形鲳鲹幼鱼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75 尾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分别饥饿0、3、6 、9和12 d,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和研究了饥饿胁迫对卵形鲳鲹幼鱼食道、胃、幽门盲囊、肠和肝胰脏等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了解其在饥饿状态下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变化及耐受饥饿的能力。3 d以内的短时间饥饿对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不明显,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消化器官开始出现损伤,饥饿6~9 d对消化器官的损伤程度较轻,饥饿12 d消化器官损伤严重,出现消化道管腔变窄、变薄,黏膜上皮细胞界限变得模糊,上皮逐渐脱落、断裂,分泌细胞变小等。食道组织结构受饥饿胁迫的损伤程度较其他消化器官轻,胃、幽门盲囊和肠道的组织结构受饥饿的影响相似,肝胰脏受饥饿的影响最严重。结果表明,饥饿胁迫使卵形鲳鲹幼鱼的消化器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的饥饿胁迫时间对不同消化器官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62.
63.
在锅炉加温的条件下,采用“U”形管,排污板,从底层排污的方式保持水质好;试验水温31.5℃,略高于传统的25-30℃,饲料上采用幼鳗料加味处理;疾病防治上采用了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广谱杀菌剂,采取定期较高浓度遍酒的办法,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剂量,范围和时间。  相似文献   
64.
草鱼幼鱼对不同缩结定置网片应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65.
低温条件下鲫鱼幼鱼的游泳能力及其能量消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1)℃的条件下,测定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n=8)和高速游泳即1.5、1.8和2.1倍U<,crit>下的耐受时间(Endurance,n=6);不同游泳速度(4.5、9、13.5、18、22.5、27、...  相似文献   
66.
通过设置盐度的突变和渐变实验研究了大黄鱼幼鱼对低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盐度突变实验中,将大黄鱼幼鱼直接从海水(盐度27.2)移入盐度为3~24的水中,72 h内不会导致明显死亡;从海水移入盐度为2的水中,72 h的存活率可达72%;从海水移入盐度为1的水中,3 h后开始出现死亡,24 h内大部分死亡;从海水移入淡水中,6 h内全部死亡.在盐度渐变实验中,将大黄鱼幼鱼从海水直接移入盐度为6的水中后,再以不同的幅度降低盐度,在盐度高于3时,大黄鱼幼鱼的死亡率与相应盐度的突变实验相比无明显差异;在盐度低于2时,大黄鱼幼鱼的死亡率低于相应盐度的突变实验的结果.研究表明,大黄鱼幼鱼具有较高的低盐度耐受力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中华鲟幼鱼经不同浓度铜(Cu2+)水体(低浓度组(0.40μg/L)、中浓度组(0.89 μg/L)、高浓度组(2.00 μg/L)、对照组(0.00 μg/L))暴露60 d后,铜在幼鱼不同组织中的积累以及对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体Cu2+浓度的增加,幼鱼体质量显著减轻,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Cu2+水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华鲟幼鱼8种组织中铜含量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脏>鳃>背骨板>肌肉>皮肤>脊索>软骨>消化道;经不同浓度Cu2+水体暴露60 d后,随着Cu2+浓度的升高,8种组织中铜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肝脏中铜的含量仍最高;消化道中铜含量增加最多,低浓度组是对照组的21.41倍,高浓度组是对照组的58.58倍;表明肝脏和消化道是Cu2+主要的累积和代谢器官.随着Cu2+浓度升高,消化道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脂肪酶活性则随着Cu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低浓度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Cu2+对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对脂肪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代谢酶活性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Cu2+的胁迫程度和毒性.  相似文献   
68.
69.
70.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幼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16-28℃条件下,孵出后约12小时,胸鲁原基出现,鳃弧也出现;卿出后第2天,眼黄色素出现,卿出后第4天,眼出现黑色素;孵出后第9天,鳔出现,鱼苗营沸合营养2;孵出第11天,背鳍褶显著隆起;第18天,卵黄物质被吸收贻尽:进入稚鱼阶段;孵出后第30天,腹鲁芽出现;孵出后第34天,背鳍形成;孵出后第49天,腹鳍形成;孵出后第62天,鳍化结束并出现凳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