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3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云南省独特的资源、地理生态优势利于水稻磷高效种质的挖掘。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6.26mg/kg,0.02mg/kg条件下连续两年鉴定评价,系统研究了核心种质全生育期磷高效材料评价筛选方法,阐明云南水稻磷高效基因源形成背景,耐低磷性状与籼粳亚种间的关系,高效发掘水稻磷高效种质。  相似文献   
62.
作物种质资源是控制作物性状的基因载体,是作物育种及其相关学科的生命物质基础.如何从丰富的种质资源中快速、准确地鉴定出育种上迫切需要的新的优异基因,是我国作物育种的急需与作物种质资源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我国农业上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应以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新品种为突破口.因此本项目以发掘抗旱、抗病(虫)、肥料高效利用及优质基因为研究重点.我们将植物基因组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基因资源研究,提出了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基因克隆的技术路线.项目近两年取得如下进展(1)明确了建立核心种质的策略与方法,建立起了水稻、小麦、大豆初级核心种质.(2)明确了新基因发掘的方法,构建了一批基因作图群体.(3)已克隆到水稻抗白叶枯病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3.
濒危植物普陀鹅耳枥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普陀鹅耳枥种质资源的岛内外就地与迁地保存现状,认为人为毁林开垦是导致其濒危的直接原因,花期不利天气是影响其传粉的外部因素,而雌雄花序分布格局不合理、有效授粉期短、花粉活力低、果壳坚厚等自身繁殖机制是限制其野外种群恢复和重建的主要原因。从野外种群的自我重建与天然更新角度分析,认为普陀鹅耳枥目前仍处于濒危状态。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种群规模,持续做好野外种群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种子品质,加强天然更新能力研究等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4.
福建省梨异常早期落叶初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调查和分析了福建梨异常早期落叶的原因,认为种质基因型是影响梨异常早期落叶最主要的因素,栽培管理模式、种植方向等也均有一定影响。同时,福建梨主栽品种中翠冠异常早期落叶较为严重,落叶率多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65.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和茎腐病(Crown Root)是影响我国和澳大利亚小麦高产、稳产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两种病是由同种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不同部位的病害。研究表明:望水白、苏麦3号及其衍生系的赤霉病抗病主效QTL都集中在3B染色体的短臂。长期广泛使用单一位点的抗性基因,将会给病源物施加极大的选择压,导致病源的进化和变异,  相似文献   
66.
岁水是兴国县境内的两大河流之一,河长56.1 km,流域面积77.7 km2,占全县径流量的23.6%。据调查,岁水保护区具有以下优势:(1)水质好,溶解氧为6.48 mg/L-7.72 mg/L,透明度为20 cm-30 cm,pH值为6.4-7.2;(2)水生生物丰富;(3)鱼类种类繁多,共5目10科30种;(4)兴国红鲤资源丰富,为优势种;(5)兴国县已建立了国家级兴国红鲤良种场,该县已具备保护兴国红鲤种质资源的设备与技术。因此,认为有必要在兴国县建立兴国红鲤种质资源保护区,而岁水是理想的场所。  相似文献   
67.
Inter-subspecific hybrid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varieties yield strong biological heterosis, but it is difficult to utilize the hybrids directly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due to sterility of F1. A special gene S5^n may overcome the hybrids sterility, which is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5 loci. Recently, S5^n had been cloned, and it was revealed containing a large DNA deletion sequence that made the gene nonfunctional, compared to S5^i or S5^j. We designed a pair of primers flanking the deletion sequence of Ssn, and then applied to distinguish the varieties with S5^n or non-S5^n, convincing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primers could be served as functional molecular marker to efficiently identify the new germplasm with S5^n, Using the functional marker, we surveyed 197 varieties from China National Micro-core Rice Collection, and found ten of which represented S5^n including following varieties: Haobuka, Sanbangqishiluo, Mubanggu, Xiaohonggu, Mowanggu'neiza, Laozaogu, Fanhaopi, Feie'nu02, Baoxie-7B, Teqingxuanhui. Among them, two varieties Sanbangqishiluo and Laozaogu was previously reported to contain S5^n gene. Further sequence analysis on the DNA sequence covering both sides of deletion in S5^n of the 10 varieties confirmed that the detected sequences in above varieties was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varieties containing S5^n, such as 02428 and Linglun.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gene in S5 locus of the ten varieties was also nonfunctional and it proved the presence of S5^n gene.  相似文献   
68.
烟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遗传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本文从烟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利用等方面综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成果,并对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战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牡丹江地区玉米的主要种质类群是桦甸红骨群、红玉米群、其他地方种质群、Lancaster群、改良Reid群、塘四平头群、温带种质新优势群、外引系及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的新优势群等,早熟区主要杂优模式是“桦甸红骨群×红玉米群”、“桦甸红骨群×其他地方种质群”、“Lancaster群×非Lancaster群”,中早熟品种的杂优模式是“Lancaster群×非Lancaster群”,中晚熟选育品种以“Lancaster群×非Lancaster群”模式为主,但有“温带种质优势群×温带传统种质优势群”模式的加入,晚熟品种的杂优模式“Lancaster群×非Lancaster群”模式正在被“外引系及含热带、亚热带种质优势群×温带种质新优势群”模式取代。  相似文献   
70.
黄威廉 《贵州科学》2000,18(2):93-98
贵州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具有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第一批公布的保护植物名录中,贵州共有67种。据我们调查研究,有起源古老的孑遗植物,我国特有植物,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珍贵植物和我省特有的稀有植物,可以划分为3类。1级保护植物:有9种,珙桐、银杉、秃杉、桫椤、喙核桃、连香树、观光木、燕尾蕨、小黄花茶.2级保护植物;有37种,梵净山冷杉、钟萼木、柄翅果、十齿花、马蹄参等.3级保护植物:有52种,厚朴、银钟花、黄杉、长苞铁杉、任木,天麻等.注意有效保护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引种栽培基地,建立珍稀濒危植物科学管理档案和种质库以实现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