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8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肥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进行化学肥料的简易识别,对杜绝假劣肥料进入市场,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人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肥料识别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2.
硝酸钙溶液自然循环低温预浓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磷矿品位下降给硝酸磷肥的生产带来的困难,磷矿酸解液的结晶除钙面临巨大的挑战,采用低温热源实现酸解液的预浓缩是冷冻法结晶除钙应对磷矿品位不断下降并实现低位热能利用的有效举措。将自然循环系统应用于硝酸钙溶液的预浓缩,采用低温余热作为热源,维持进料在20℃~25℃之间蒸发浓缩,浓度在45%~55%之间变化,蒸发管内传热Nusselt数仍然可以保持在28.4~36.7,易于实现低温浓缩操作的连续化,适用于低温热源的利用,具有较大的工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3.
张维彪 《甘肃科技》1998,14(5):43-43
我省高寒阴湿地区土壤大都氮不足,磷极缺钾有余,有机质含量在1.3-1.5之间,全氮含量在0.064-0.0901之间,速效磷含量5.8-9.SPPm,土壤严重缺磷使作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子卷曲,延迟成熟,籽粒不饱,造成作物产量低下。因此,科学施用磷肥是提高该区粮食产量的关键措施。根据有关试验结果,提出高寒区科学施用磷肥要点:1.氮、磷配合使用。在氮、磷均缺的情况下,单施任何一种肥料都不能达到有效增产的目的,只有氮、磷配合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益。根据试验,高寒区各种作物的最佳氮、磷比例小麦为1:12,马铃薯1:l,油菜1…  相似文献   
24.
藻类对矿石磷转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通过对沙角藻利用磷矿石粉作为唯一磷源生长状况的研究吸对其转化利用矿石磷情况的测定,结果表明该藻不仅能转化利用矿石磷粉中的磷以满足其本身生长的需要,而且可提高介质中有效磷的浓度为其它生物的生长提供磷源。  相似文献   
25.
红壤中菌根对柑桔磷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取第四纪红壤,接种VA菌根真菌(Glomus citricolum)于枳(P(?)ncirus trif(?)liata)实生苗,以不接种为对照,各施用6种磷肥量,共12个处理.1987年和1988年两年重复的盆栽试验证明:(1)在红壤中枳的菌根发育良好,接种菌根真菌4个月后,检查枳实生苗的菌根感染率为30%左右,高的可达39.0%;(2)在红壤中每亩施25—125kg不同量的过磷酸钙对无菌粮枳实生苗的生长效应不明显,而接种菌根真菌后则能显著地促进枳实生苗的生长.4个月中,有菌根枳苗的株高比对照的增长1倍,主干粗度增40%-93%,植株鲜重增3—6倍;(3)菌根使枳苗地上部含磷量比对照多3—5倍;(4)土壤在不灭菌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提高N、P、K三种肥料利用率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7.
28.
自制土化肥     
黄山 《河南科技》2006,(11):18-18
1.土氮磷肥。用动物骨加工成骨粉,其氮磷含量高,是较好的一种底肥,相当于高效氮磷复合肥。方法:将生骨头经蒸煮,除去部分脂肪后粉碎细末,其中含氮2%~6%,含五氧化二磷15%-28%。  相似文献   
29.
V、A菌根接种白浆土对大豆磷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白浆土上接种V.A菌根,探讨其对大豆磷素营养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证实在缺磷土壤上,V.A菌根可以促进大豆对磷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30.
参照实际转炉脱磷炉渣,配制了不同F、P2O5、FeO和MgO含量及碱度的渣样,用化学分析方法测试了不同组分对渣中磷的枸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脱磷渣中含有F时,P主要与F形成氟磷灰石,使得磷的枸溶率随渣中F含量的升高而急剧降低,当不含氟时枸溶率可达92.5%,当氟质量分数达到0.5%时枸溶率已降低到50%以下;随碱度增加,由于渣中Ca2+含量增加,破坏了硅氧网络结构,使得枸溶率有所上升;渣中MgO含量升高,由于Mg2+在熔融冷却过程中会抑制β--Ca3(PO4)2晶体的析出,而β--Ca3(PO4)2中磷不易为质量分数为2%的柠檬酸液溶出,而使枸溶率有所升高;随渣中P2O5含量升高,由于P5+与O2-形成络离子,P5+位于O2-密集形成的间隙中,不易溶出,使得枸溶率有所下降;渣中FeOn升高,枸溶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