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8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242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410篇
教育与普及   2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758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桥腹板开裂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病害。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最普遍和最严重的腹板产生斜裂缝的原因,提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腹板预应力筋的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哲 《科技信息》2008,(34):109-109
在充分利用已有支护桩的情况下,根据基础各部位开挖深度的不同,采取卸荷和不同的临时斜撑及加强被动区等措施,达到了施工周期短、投资少和保证基坑及周边建筑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当今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以及一体化氧化沟。  相似文献   
14.
设 A是对称正定矩阵,λ_1是 A 的最大或最小特征值,χ_1是对应的特征向量.{zk}是用共轭斜量法求解方程组 Αχ=b时的近似解序列,ei=A~(_1)b-zi,本文给出了|x_1~Tei|较合理的上界估计式。从而为分析预处理共轭斜量法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具有MEL拓扑结构的新型钛硅沸石TS-2,对用H2O2直接将苯酚选择性氧化为邻、对苯二酚的反应,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H2O2的选择率和产物所上率都很高。产品混合物的定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以OV-25为固定液、联苯为内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研究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醚、双烯丙醚的合成方法及其在不饱和聚酯气干型改性应用。当选择5%摩尔量的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50%NaOH,反应温度900170,无溶剂的条件理,产物含21.3%MATMP、73.8%DATMP和4.9%三羟甲基丙烷三烯丙醚,总收率为84.5%。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适当处理的HZSM-5催化剂进行甲苯乙烯烃化直接合成对甲乙苯,该催化剂经 过 200小时的长运转试验表明具有良好反应性能。还探讨了 HZSM-5沸石催化剂的表面酸 性质及微孔有效扩散系数与其择形催化的关系。 1.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制备 由本实验室用氨水合成的 ZSM-5与粘结剂 Al2O3混合成型,经硝酸铵溶液交换,制得 HZSM-5催化剂,再经适当处理制得五种不同性能的 HZSM-5催化 剂。 1.2 烷基化反应 该反应是在常压小型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进行,以甲苯转化率CT(mol%)表示催化剂活性;以产物中对甲乙苯与甲乙苯总和之比Sp(%)表示对位选…  相似文献   
19.
苏素芹 《科技信息》2008,(10):251-252
本文论述了副产品石膏的应用原理及应用,探讨副产品石膏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玉米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长期以来传统方法加工的玉米粉因口感粗糙、苦涩而令人厌食。我国科研人员最近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的玉米高筋粉,不仅保留了玉米的营养和清香,而且口感细腻、筋道、滑爽,可做出面条、水饺、馒头等“金色”食品,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三大主食”。现将玉米高筋粉的生物酶化生产技术“解密”如下,仅供从事玉米加工的个人或企业参考。(1)酶化改性。将清除杂质的优质玉米放进注入饮用水的水池中浸泡,同时加入玉米重量0.5%的酵母蛋白质晦,将水温保持在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