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通过对模拟内置混合式转子可控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磁路工作机理静止磁路装置的试验,认知了两种永磁体磁化过程和磁化后工作点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磁通可控原理.试验得到了静止磁路装置的各种磁滞回线永磁体磁化过程中,钕铁硼的磁化曲线仅穿过Ⅰ、Ⅱ象限,最后工作于Ⅱ象限;铝镍钴的磁化曲线会穿过4个象限,最后工作于Ⅱ或Ⅲ象限当铝镍钴工作于Ⅱ象限时,两种永磁体产生的磁通共同穿过气隙,气隙永磁磁场较强;当铝镍钴工作于Ⅲ象限时,钕铁硼产生的磁通部分穿过气隙、部分被铝镍钴在转子内部旁路,气隙永磁磁场较弱.弱磁可达3倍以上.  相似文献   
82.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简称GMA)是一种新型的振动控制驱动器件,但由于其内部磁路复杂,GMA内部磁路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均匀性会严重影响作动器的工作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静态条件下线性磁致伸缩理论和电磁学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GMA建立有限元模型,系统性地研究了激励线圈、导磁体和导磁内壁所用材料的参数等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以GMM棒中减小磁漏、增大磁感应强度和提高磁感应强度的均匀性为设计原则,将超磁致伸缩棒轴向中心线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均匀度作为评价标准。对开闭磁路、激励线圈的轴向长度、材料的磁导率、空气间隙和导磁体的半径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闭合磁路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均匀度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通过磁路优化后,磁感应强的大小增大了0.1 T,均匀度提升了10.27%。  相似文献   
83.
为了拓宽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调压范围,简化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双凸极式变绕组双模起动发电机;即通过绕组的变换,实现起动状态与发电状态变原理运行,在保证电机具有开关磁阻电机优良起动性能的同时,简化了发电状态的调压控制系统。基于该电机的特殊结构和控制特点,搭建带整流管的不对称功率变换模块和绕组切换模块;运用等效磁路法研究定子极弧系数对励磁绕组自感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定子极弧系数;应用场路联合仿真对电机起动过程和发电过程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电机及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的准确性,提出了利用电磁场有限元软件与磁路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该电机.结合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结构特点,首先利用磁路法推导了该电机的尺寸设计方程,分析了电机设计中的各种损耗,并根据流程图编制了设计程序,对额定功率为40 W的小型电机提出了设计方案.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方案中的关键参数(永磁体厚度、极对数与极弧系数)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永磁体厚度为6 mm,永磁体极对数为4时,电机气隙磁密相对最大且磁密增长率较快;当极弧系数为0.7时,感应电动势基波幅值最大.最后设计了样机,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了样机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基于轴向磁场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设计了一台10 kW双转子单定子轴向磁场电机,通过采用磁性槽楔和非晶材料来降低电机的齿槽转矩和减小电机的铁耗.首先利用磁路法对该轴向磁场电机进行初步的电磁设计,然后在Maxwell中对电机磁场进行了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通过Workbench仿真了磁钢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电机磁密没有饱和,反电势波形良好,齿槽转矩和铁耗大大降低,提高了电机的效率,磁钢和转子盘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6.
永磁机构近几年发展迅速,核心技术已日渐成熟,目前国内电力配网设备已经逐渐推广应用.该文从永磁机构的组成结构入手,总结归纳了永磁机构的原理和特性、计算分析及应用等,阐述永磁机构磁路静态设计的基本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7.
针对电动汽车电动化底盘电力活塞式电动机电磁驱动系统存在的电磁力对电流大小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永磁电磁混合方式构成电力活塞式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驱动活塞做功的方案,设计了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结构。基于磁路分析法建立了传统电磁驱动系统和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等效磁路模型,并建立了两种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同等条件下对两种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力是传统电磁驱动系统的17.3倍;在同等工作要求下,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电流消耗为传统电磁驱动系统的25.2%,有效降低了电动汽车电动化底盘电磁永磁混合驱动系统的能耗,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提高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REPMSM)性能的关键在于转子磁路结构的设计,由于转子磁路结构不对称引起d、q轴电抗参数不相等,是影响起动性能和稳定运行性能的主要因素,如果转子磁路结构设计得不合理,不但稳定运行性能差,严重情况无法将REPMSM牵入同步转速。文中通过优化转子磁路结构设计,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模仿真,结合样机的设计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阐述了优化REPMSM磁路结构设计时提高性能的关键,其结果表明该研究的正确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9.
基于COUETTE剪切的磁流变离合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磁流变液材料Bingham本构模型和工程应用性能及基于Couette剪切模式的磁流变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建立了Couette剪切模式的转矩理论计算模型;对离合器设计中关键的工作磁路,利用ANSYS进行了磁场有限元仿真,提出了离合器结构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0.
童巧新 《科技资讯》2006,(33):122-123
在电机和电器等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学科中,涉及大量的磁场问题。而在具体的设备中,磁场往往是非常复杂且不规则,表征磁场的模型——磁力线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其量值——磁通甚至无法直接测量。本文举了几个实例,运用磁路欧姆定律,把复杂的磁路问题变为简单的电路问题,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磁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