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12篇
系统科学   80篇
丛书文集   428篇
教育与普及   3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5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726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正磷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定酸度条件下,甲基绿与磷钼杂多酸在水相所形成的离子缔和物于6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而试剂空白的最大吸收在630nm左右。  相似文献   
62.
以TMV-om为对照,测定了辣椒上5个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物P-9、P-38、P-44、P-71、TMV-wym在42个辣椒品种、品系上的致病反应,结果表明这5个分离物对辣椒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P-71、TMV-wym>P-9>P-38、P-44;对接种过5个TMV分离物的辣椒(四平头)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上5个TMV分离物引起的酶活性有差异:导致POD上活性强弱为TMV-wym>P-9、P-38>P-44、P-71;引起EST活性强弱为P-38>TMV-wym、P-44>P-71>P-9。说明北疆地区辣椒上TMV存在着分化。  相似文献   
63.
Lewis酸的电负性(xL)和原子势(Z/rc)是影响Lewis酸硬软度(FA)的主要因素,本文给出了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根据FA值大小,把Lewis酸分成三类,这与Pearson分类基本一致.用最小二乘法成功地建立FA与配合物的lgKf的线性回归方程,均通过F检验.  相似文献   
64.
65.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三元体系LaBr3·3H2O-18C6-CH3CN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该体系在25℃仅生成一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组成为LaBr3·18C6·H2O,制备了固态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66.
钴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载氧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7.
用无水稀水氯化物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反应,合成了稀土2-甲基稀丙基化合物(C4H7)2LnCl5Mg2(THF)4(Ln=Ce,Pr,Nd和Sm;式中THF为四氢呋喃)。该化合物与茚作用,获得了对空气与湿气敏感的含茚基多核稀土2-甲基烯丙基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该化合物的组成为(C9H7)3(C4H7)Ln2Cl8Mg3(TMED)3(式中TMED为四甲基乙二胺)。  相似文献   
68.
初步考察了6种三唑Schiff碱及12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杀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某些供试药对芹菜斑枯、黄瓜灰霉、油菜菌核等菌病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稗草、马唐草、油菜、苋菜的除草活性为:苗期茎叶处理的除草活性较苗前土壤处理的要高,尤以对苋菜生长抑制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可达50%~60%.  相似文献   
69.
首次合成了镧(La)、镨(Pr)、钕(Nd)、钐(Sm)、钆(Gd)的果糖-高氯酸固体配合物以及La,Pr,Nd,Sm,Gd和Eu(铕)的硼酸-果糖配合物.利用化学分析,IR,1HNMR,UV和热谱等物理化学手段对这两系列共11个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情况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果糖-高氯酸配合物的组成为:RE3(C6H11O6)5(OH)2(ClO4)23H2O(RE=La,Pr,Nd,Sm,Gd);稀土-果糖-硼酸配合物的组成为:RE(C6H12O8B)2Cl2CH3OH,(RE=La,Pr,Nd,Sm,Eu,Gd).  相似文献   
70.
在过量碳酸盐存在的U(Ⅵ)溶液中,U(Ⅵ)的化学状态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pH>8时,U(Ⅵ)以[UO2(CO3)3]4-离子存在.吸附于树脂相的U(Ⅵ)的化学状态也与供吸附的料液的pH值有关,当pH>9时,U(Ⅵ)才完全以[UO2(CO3)3]4-吸附于树脂相.当pH在6.5~8.0范围时,U(Ⅵ)在溶液中还可能以[UO2(CO3)2]2-或Hn[UO2(CO3)3]n-4形式存在,而U(Ⅵ)以[UO2(CO3)2]2-形式吸附于树脂相的可能性很小,它主要以U2O2-7的形式吸附于树脂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