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1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7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火星蛋白石     
在这幅最近发布、由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者轨道器”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地区的高像素照片上,显示了卷曲在沙丘上的沉积矿物带。科学家在这些矿物中探察到了奇异成分的化学特征,这些奇异成分可能是在火星遥远的过去由水形成的,  相似文献   
972.
有色金属多与硫伴生成硫化矿,我国的有色金属冶炼矿物原料多以硫化物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973.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才仁 《河南科技》2012,(11):79-80
<正>有色金属多与硫伴生成硫化矿,我国的有色金属冶炼矿物原料多以硫化物形态存在。在有色冶炼工业中一般有火法和湿法两种冶炼工艺,现在绝大部分采用火法处理硫化矿。硫化金属矿经过高温焙烧使硫和金属分离,硫转化成SO2随冶炼烟气排出。因而在我国主要金属如铜、铅、锌、镍、钴及贵金属黄金等的火法冶炼过程中都会释放出大量含SO2的烟气,是造成我国大气  相似文献   
974.
通过引入CuCl-Si混合粉末和水蒸气作为氧化硅的原料, 应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从廉价的氯化铋和硫粉出发, 在450℃下精确控制合成了不同形态的氧化硅包敷的硫化铋纳米线, 包括具有光滑表面的纳米线和缀有硫化铋纳米珠的纳米线。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精细的表征, 讨论了精确控制合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975.
粘土矿物具有良好的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物理化学性能,在环境矿物学应用广泛。本文针对粘土矿物在污染治理、无机抗菌剂制备、环保建材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分析了研究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6.
采用水热法,以硫脲为硫源对CuCo2O4进行硫化处理合成S-CuCo2O4,对复合催化剂S-CuCo2O4进行XRD、FT-IR、SEM、XPS、ICP-OES、EPR表征,并考察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S-CuCo2O4催化剂,在其表面富含Co(Ⅱ)和Cu(Ⅰ);当催化剂投加量为0.06 g/L、PMS投加量为0.2 g/L、pH=6.4时,复合催化剂S-CuCo2O4在25 min后对CIP的降解效率可达96.8%,降解效果明显优于CuCo2O4、CuCo2S4。自由基淬灭实验和EPR测试表明,SO-4·和1O2  相似文献   
977.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这一生命摇篮,提供着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适宜的自然环境,滋养了人类的健康发展;而大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及荒漠化、干旱等恶劣的自然灾变,会给人类带来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978.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安集海河组和紫泥泉子组地层含有大量膏泥岩和泥岩,且存在复杂的破碎带,是该地区钻井过程中发生遇阻、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的主要层段。从岩心粘土矿物组分、微观结构、岩石力学性能、岩屑分散膨胀性能等方面分析该层段的失稳机理。研究认为:安集海河组和紫泥泉子组地层均具有粘土含量(30%)、伊/蒙混层(57%)、混层比高(55%)是地层发生非均匀水化膨胀失稳的主要原因;岩屑清水热滚回收率和线性膨胀率可见地层具有高分散高膨胀的特点,极易造成井壁坍塌及钻井液性能恶化;岩心抗压强度较低,经水基钻井液浸泡后破碎或者产生裂纹,油基钻井液浸泡抗压强度下降,说明岩心本身的抗压强度低也是地层不稳定原因;另外,地层孔隙压力高,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钻井液密度控制不当也是导致地层失稳(漏失和坍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9.
明确页岩纳米孔隙表面分形特征有助于深化对页岩吸附机理与吸附模型的认识。以五峰组/龙马溪组、延长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氮气吸附法孔隙结构参数,计算了页岩纳米孔隙表面分形维数,并与泥岩、致密砂岩分形维数对比,揭示了有机质、黏土矿物等对孔隙表面分形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纳米孔隙表面分维值为2.7~2.9,延长组页岩为2.3~2.7,其分维值取决于10 nm以下孔隙累计表面积大小;页岩分维值与有机质成熟演化阶段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复杂;有机质孔与黏土矿物晶间孔表面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该孔隙发育是页岩具有表面分形特征的根本性原因,但前者的分维值显著大于后者。有机质与黏土矿物表面呈现高度粗糙性,严重偏离光滑平整特性,因此,甲烷在页岩纳米孔内的吸附属于典型的非均匀固体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980.
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频发,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泥化夹层在西南红层地区分布广泛,是斜坡岩体中工程特性最差的结构面,也是控制西南红层地区斜坡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常常引发各种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不同期次不同水化作用强度的泥化夹层取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分析,获取了西南红层地区泥质岩层~泥化夹层演化过程中矿物成分、化学元素和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将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离子交换吸附阶段、矿物溶解阶段、软化崩解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