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58篇
教育与普及   1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26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71.
将高岭土与氢氧化钠按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在980℃下煅烧35 min进行固体活化,生成硅、铝前聚物.选取碱/土配比最佳的活化产物,经加水、成型和养护,制成有一定抗压强度的地质聚合物.采用FTIR、XRD和SEM方法对原料、活化产物和地质聚合物的表面键合、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岭土的特征—Si—O—Si(Al)链在加碱热活化过程中断裂,形成无序的硅、铝前聚物,这些高能的硅、铝前聚物经水化生成具有连续有序三维—Si—O—Si(Al)网状结构的地质聚合物.这种加碱固体热活化方法可有效利用天然硅铝酸盐合成地质聚合物.  相似文献   
972.
该文通过控制金属催化化学腐蚀中催化剂的长径比,以Si(100)、Si(110)为基底,制备得到与基底保持不同取向的硅纳米线阵列结构,对硅纳米线阵列进行物性表征,并说明改变镀银溶液的浓度可以对硅纳米线阵列的腐蚀方向进行有效控制。希望对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的改进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73.
利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新型Ni^2+(Fe^3+)掺杂H4SiW12O40(简称SiW12)/TiO2光催化剂.利用LS9000激光粒度仪、FT—IR等进行表征,表明SiW12/TiO2复合光催化剂中TiO2和SiW12是以晶粒问分散为主.过渡金属离子(尤其是Ni)的掺杂促使SiW12保持其完整的Keggin结构,也加固了Ti02和SiW。:的复合作用.以氯乙酸为探针,讨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纳米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WNi^2+=0.01%(WFe^3+=0.03%)时,光催化剂活性达到最高75%(68%).  相似文献   
974.
孙冬艳 《科技资讯》2011,(25):42-42
对地下水与除盐水系统中的非离子状硅特别是胶体硅对阴树脂的不良影响做了简要描述,并初步探索了xx火电厂现有一级除盐设备系统出水异常,出现SiO2超标原因,简要说明水中的胶体硅可用混凝处理或超滤法去除。  相似文献   
975.
采用电化学法及原电池法制备了多孔硅样品.通过在阳极氧化反应中HF溶液浓度、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的不同来控制多孔硅的孔隙率和膜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流密度下制备的多孔硅样品,孔隙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刚开始增加,然后减少;多孔硅的生长速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多孔硅样品表面封装BST热释电敏感元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76.
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等方法,证实HMSN在浓度超过62.5 μg/mL时,会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半抑制浓度约为150 μg/mL.高浓度下HMSN导致细胞增殖抑制和乳酸脱氢酶释放,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最终诱导细胞坏死.同时发现HMS...  相似文献   
977.
以铝硅合金和球墨铸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正常热处理、室温及高温下施加脉冲电流处理的方法,研究了脉冲电流对固态金属中非金属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流处理下,铝硅合金中粗杆状共晶硅的粒化速度加快;球墨铸铁经脉冲电流处理后,原有石墨的直径没有明显增大,石墨的平均似圆度略有增加,组织中出现了新生的球状小石墨;在脉冲电流作用下非金属相周围位错的行为及原子的扩散是决定非金属相形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8.
通过电渣重熔制备不同硅含量的M2高速钢铸锭(硅质量分数分别为0.3%,0.8%,1.6%和2.4%),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研究了硅对热处理态M2高速钢中共晶碳化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态高速钢铸锭中共晶碳化物呈连续或半连续网状分布于枝晶间,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共晶碳化物从片层状M2C变为鱼骨状M6C。在1 165 ℃保温2.5 h的热处理过程中,片层状M2C碳化物分解为MC和M6C碳化物,在后续变形中破碎为细小的碳化物颗粒。0.8%S  相似文献   
979.
首钢京唐公司采用转炉铁水预处理脱磷工艺作为洁净钢生产平台,通过前期58炉冶炼实验,摸索出一套适和京唐公司生产实际的操作工艺,并在造渣制度、吹炼模式、温度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稳定、高效生产低磷钢、超低磷钢的目标.脱磷炉终点磷的质量分数平均为0.017%,碳的质量分数为3.69%,脱磷炉终点平均温度为1350℃,并有10炉钢的脱磷炉终点磷的质量分数小于0.015%,最低为0.008%,达到了生产超低磷钢的预脱磷要求.对实验中影响脱磷效果的因素,如铁水硅含量,脱磷炉终点温度、终点碳含量、终渣碱度和氧化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表明当铁水硅的质量分数小于0.45%时,可以达到比较好的脱磷效果;脱磷炉的脱磷效果随终点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差,但为保证脱碳炉有足够的热量,脱磷炉终点温度控制范围为1350~1380℃;脱磷炉合理的碳含量范围应该在3.3%~3.8%之间;碱度控制在1.8~2.2即可满足脱磷炉的脱磷效果;通过增加矿石加入量,保持较高枪位可以提高冶炼过程渣中(FeO)含量,提高脱磷炉的脱磷效率.  相似文献   
980.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磷改性的高硅ZSM-5球形催化剂.采用XRD,BET,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化合物均匀地负载在催化剂表面,且进入了分子筛晶内孔道,磷的引入对分子筛骨架没有明显影响,但会导致孔道内表面脱铝,磷修饰后催化剂强酸中心明显消失,弱酸位有所增加.磷修饰高硅ZSM-5催化剂的甲醇转化反应结果表明,高硅ZSM-5催化剂内的磷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氢转移反应,但对重组分影响较小,磷引入后丙烯选择性明显增加但甲醇转化率下降,过量负载的磷化合物导致催化剂活性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