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200篇
教育与普及   2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7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48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黄磷废水处理系统中氰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含有氰化物的黄磷废水进行了氰降解菌筛选优化,共得耐氰菌20株,其中有9株的降氰率在90%以上,且AB2001003菌株降氰率在97.1%以上.该菌能在72 h内使含CN~-50mg·L~(-1)的黄磷废水降至0.5 mg·L~(-1)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菌的最佳生长pH7.7,最佳温29℃.  相似文献   
22.
23.
活化链烷     
Gold.  J 金艳 《世界科学》1991,13(10):7-8
链烷是天然烃类(碳氢化合物)组成的一大家族.它们在自然界中储量如此丰富,因而工业界早就对它们产生兴趣并视之为合成许多化合物和燃料的一种可能原料.一些最有名的链烷是石蜡、丙烷和甲烷.地壳中含有丰富的甲烷,其中一部分正被用作天然气燃料.同时工业上也通过复杂而昂贵的高温高压  相似文献   
24.
石油微观渗流数值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树贤  罗晓容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0):1477-1480
应用基于骨架隐曲面造型技术,构造了一种抽象的孔隙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模拟技术开发了一个石油微观运移数值模拟实验平台,用于模拟和展示石油在饱含水孔隙介质中的运移过程,并验证了以浮力为主要运移动力的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5.
石油掺炼作为石油精馏的一部分,对整个石油精馏具有重要意义。最佳掺炼比可通过实验、软件模拟等方法得到。通过对最佳掺炼比的实验及软件的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石油掺炼的模拟软件操作原理和步骤基本相同,利用各模拟软件掺炼后所给油品物性的可换算性,可用不同软件分别对掺炼和下游工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26.
跨国石油企业并购项目决策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跨国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如果石油企业通过并购活动提高投入产出比,那么该并购项目就是可行的;否则,该项目就是不可行的。在设定一些假设的条件下,从投入产出比最大化角度出发,构建了石油企业并购项目决策模型,包括对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和水平企业并购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27.
农用薄膜正从单一的保温增产功能向保温、遮光、无滴、防病、除草、科学采光、增产等功效方向发展。一批新型的农膜如彩色膜、降解膜、无滴膜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8.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承担的中石化先导试验科研项目“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已成功地在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桩1—20井进行了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影响油井产油量的情况下,该井地面产水量减少70%。该项研究成果对我国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的高效、环保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晓洲 《今日科技》2007,(6):49-51
“历时9年,累计投入5亿元,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这一消息,在中国能源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怎样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苦苦思索的问题。目前全球蕴藏的煤和油气等资源仅够人类今后数十年之用,一旦其消耗殆尽,我们能用什么来作为替代能源?“可燃冰”能否解决千年能源忧,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0.
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我们这个文明社会全靠有了石油的支撑才充满活力,得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提醒石油储量将越来越少,终究会有枯竭的一天。许多年前就有人预言,石油供应“只能够维持40年”。如此说来,石油枯竭早已进入倒计时。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肯定还会有新的石油被不断发现。那么,石油究竟能够支持我们的社会多久?石油究竟是什么?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从石油的起源谈到它的“寿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