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上世纪60年代第一台红宝石晶体激光器问世,激光诞生;70年代掺钕钇铝石榴石问世,固体激光开始大力发展;80年代钛宝石晶体问世,使超短、超快和超强激光成为可能,飞秒激光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并  相似文献   
82.
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石榴石磁泡膜饱和磁化强度M,并与用磁光法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用两种方法测得的M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用VSM测得的下降趋势缓慢,用磁光法测得的下降趋势迅速,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与磁光法测量M有关的理论可能存着不足。  相似文献   
83.
斯里兰卡的宝石品种主要来自“伊拉姆层”。有关“伊拉姆层”的特征及层中宝石种类和矿物,宝石特征,国内的报道极为少见。本文根据张良钜教授提供的采自斯里兰卡“伊拉姆层”的未知宝石砂样及岩块样品,利用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分析了“伊拉姆层”矿物,宝石的特征及组成,并对其物质来源和成因类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4.
阿尔金西段榴辉岩中石榴石的成分环带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泽明  杨勇  张建新 《科学通报》1999,44(16):1769-1773
阿尔金西段的榴辉岩为中温高为质岩,并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在表 榴辉岩相的石榴石变斑昌中保存复杂的成分环带,它记录了榴辉岩多阶段变质作用P-T轨迹和具体压升温特征的早期退变质过程,这些均表明榴辉岩在峰期和早期退变质过过程中的住留时间很短,即经历了快速构造折返。  相似文献   
85.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研发是当前材料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透明陶瓷则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本文以钇铝石榴石基透明陶瓷的专利数据为样本,以技术问题和技术手段为入口,剖析了国内外这种氧化物透明陶瓷专利技术的整体态势以及技术概况,旨在为我国研发人员宏观了解本行业的现状提供参考,也为氧化物透明陶瓷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决策参照。  相似文献   
86.
Two generations of monazite were identified in one mica schist sample from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eastern Kunlun Orogen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first generation was found in the cores of garnet porphyroblasts with relatively high Y2O3 contents (averaging 1.012±0.088 wt%). The second generation occurs either as inclusions in the rims of garnet porphyroblasts,matrix kyanite,plagioclase and quartz,or as separate crystals associated with matrix biotite and muscovite mostly having a relatively low Y2O3 content (averaging 0.479±0.100 wt%). Electron microprobe (EMP) Th-U-Pbtotal chemical dating for two grain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monazite yields average ages of 455 ± 18 Ma and 420 ± 20 Ma,respectively; six grain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gave an average age of 246.1 ± 3.8 Ma. These ages suggest that the core and rim of the garnet porphyroblasts and their associated assemblages record two events of significant tectonometamorphism. The formation of the Ordovician monazite is related to the tectonometamorphic event responsible for continuous amalgamation of the Gondwanaland in the Late Pan-African period or for consumption of the Proto-Tethys,where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assic monazite is related to the tectonometamorphic event for consumption of the Paleo-Tethys.  相似文献   
87.
陈能松  孙敏  王勤燕  赵国春  陈强  舒桂明 《科学通报》2007,52(11):1297-1306
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带的云母片岩发育两个世代独居石. 第一世代独居石包裹在环带状石榴石变斑晶的核部, Y2O3含量较高, 平均为(1.012±0.088) wt%; 第二世代包裹在边部和基质矿物蓝晶石、斜长石和石英中, 并分散在基质中与云母矿物共生,Y2O3含量较低, 平均为(0.479±0.100) wt%. 电子探针Th-U-Pbtotal化学定年法测得第一世代两颗独居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55±18)和(420±20) Ma, 第二世代6颗独居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46.1±3.8) Ma. 这些年龄表明石榴石变斑晶的核和边及其相关的矿物组合记录了两期重要构造变质事件: 奥陶纪独居石的生长可能与冈瓦纳大陆晚泛非期持续的汇聚过程或原特得斯洋消亡的构造变质事件有关, 而三叠纪独居石的生长与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构造变质事件相联系.  相似文献   
88.
在大别山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早期世代粗粒橄榄石中发现针状 (或杆状 )出溶体 ,长度为 5~ 30 μm ,宽度 2~ 6 μm ,沿橄榄石 [0 10 ]方位定向排列 .经综合方法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针状出溶体为含钛铬磁铁矿 ,是β相橄榄石中出溶体 ,它说明该超高压榴辉岩_超镁铁岩体形成的压力不只局限于柯石英_金刚石稳定场 (3~ 4GPa) ,有可能在大于 10GPa以上 (即 30 0km深度以下 )形  相似文献   
89.
在大别山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早期世代粗粒橄榄石中发现针状出溶体,长度为5-30μm,宽度2-6μm,沿橄榄石」010」方位定向排列。经综合方法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针状出溶体为含铁铬磁铁矿,是β相橄榄石中出溶体,它说明该超高压榴辉岩-超镁铁岩体形成的压力不只局限于柯石英-金刚石稳定场,有可能在大于10GPa以上形成。  相似文献   
90.
自然界中铝辉石可以看成无铝辉石中石榴石的固溶体,高压下可以使铝辉石→石榴石+贫铝辉石,本文采用天然样品进行辉石-石榴石相转变超高压实验研究,解释石榴石橄榄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