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67篇
系统科学   257篇
丛书文集   352篇
教育与普及   1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1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综合类   848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钟飞腾 《世界博览》2008,(22):28-30
三十年开放实践,进一步促使我们再一次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开放,向谁开放,怎样开放?  相似文献   
62.
本文将一种非水溶性光致聚合物涂布在软片基底上,用匹配液将其固定在玻璃片上用来拍摄反射式全息图,衍射效率高,得到很好的图象效果,并对软片全息图的拍摄条件和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3.
现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注点基本集中聚在倡导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进信息化三大方面。联系苏州实际,有关信息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促进作用、介入途径及其效益。亟需进一步加强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已经提了多年的老课题。然而,当我们分析“十五”以来的经济发展运行态势,就会发现,GDP每增长一个点,其资金投入、能源消耗、用地数量,都有相应增加,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主要靠大量投入换来的。这样的经济增长,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载,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65.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要作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把推进信息化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这对我们进一步统一认识,确定信息化工作主体和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6.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适度的经济增长,投资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与经济增长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然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经济理论界和在经济工作中,人们对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往往很不一致,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7.
张唯实 《甘肃科技》2007,23(4):19-20,5
通过对加工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影响经济增长的生产替代机制、乘数机制、资本积累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贸易结构机制的分析,指出加工贸易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并论述了加工贸易促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从等温方程和吉布斯函数出发,讨论了考虑几何效应后I类超导体的超导态,中间态和正常态的相变与气液相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通过对电流变液的边界层扩展研究,建立了一类新型单链拉伸模型,由此导出了系统屈服应力和等效单链力的计算公式,并将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我们也给出了单链修理因子As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  相似文献   
70.
建立了一类带有挠性结构附件的全充液刚体耦合系统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控制律,进而研究了控制与镇定问题,得到了受控系统姿态定位和指数渐近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