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更好地模拟直喷式柴油机的喷雾及燃烧过程,对Kiva-3程序的喷雾和燃烧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Kelvin-HelmhoItz和Rayleigh-Taylor模型来模拟油滴破碎过程,采用改进的Shell自燃模型来模拟着火过程,为了综合考虑化学动力学和湍流对燃烧的影响,采用层流和湍流多重特征时间尺度燃烧模型来模拟燃烧  相似文献   
42.
在一台TY1100直喷柴油机进气管上安装一套电控甲醇低压喷射装置,进行了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着火滞燃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质量分数的增加,双燃料发动机压缩过程多变指数呈线性减小,着火滞燃期延长;与原柴油机相比,发动机燃用双燃料后,在转速为1600r/min、全负荷、甲醇质量分数为62%时,着火滞燃期最大延长约1.50;提高进气温度,着火滞燃期缩短,进气温度从20℃增加到40℃再到60℃时,对着火滞燃期的影响逐渐增强;发动机的转速升高,在所有试验工况下,以时间计的着火滞燃期缩短;引燃柴油供油定时提前,着火滞燃期延长.  相似文献   
43.
为了改善彩色交流等子体显示器(AC-PDP)的性能,采用静态测量法研究了维持电压脉冲幅度和频率对彩色AC-PDP着火电压,熄火电压,维持电压余度,平均放电电流,亮度,发光效率和白场色度等光电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维持电压幅度和频率(12.5-50kHz)的提高,等离子体显示器平均放电电流和亮度增加,白场色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发光效率降低;分析得出导致发光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Xe原子的自吸收现象和荧光粉的受激辐射饱和。因此,在确定驱动波形时,应在使显示器图像显示稳定的前提下,兼顾其亮度,发光效率,功耗和寿命,合理选择维持电压幅度和频率。  相似文献   
44.
DME发动机着火与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含氧清洁燃料二甲醚(DME)低温着火的化学反应机理入手,开展了DME自燃着火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而建立了不同温度、压力和燃空当量比条件下DME着火滞燃期的数据库,通过将该数据库与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模拟模型相耦合,对DME发动机的运转性能进行了变参数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5.
为确定粉尘云在电火花作用下的着火敏感性,以钛粉为研究介质,通过以电火花能量释放速率为源项的气-粒两相能量守恒方程建立模型,获得了电火花作用下放电火花能量、粉尘粒径、环境氧体积分数、环境温度及湍流程度对粉尘云着火延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尘粒径大小对着火延迟的影响最大,越小的颗粒其着火越迅速;环境温度比室温高50~100K时,粉尘着火延迟时间显著缩短;湍流会加速颗粒间换热速度,缩短着火延迟时间;点火能量与环境氧浓度对着火延迟的影响较小.通过模拟计算扩展了实验研究,也为相关粉尘爆炸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烃类是发动机燃料的主要成分,它的着火过程关系到发动机性能的好坏,作者从化学的链式反应理论研究烃类的着火机理,并用实验的方法对其着火进行了测定,为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得到在机舱中泄漏燃油喷流到热壁面上发生着火的规律,通过实验模拟了泄漏燃油在水平热壁上的着火过程,分析了热壁与燃油之间的沸腾传热对着火延迟期的影响,发现着火延迟时间随热流密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着火延迟期的预测模型,既补充了热壁上燃油着火机理的相关内容,又为热壁热安全防护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9.
煤粉燃烧火焰着火判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煤粉火焰着火判断问题 ,提出了基于图像模式识别方法的煤粉着火判别准则 .在单角煤粉炉上 ,做了不同工况的燃烧试验 .对煤粉燃烧火焰着火形状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推导出两类问题判别函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小距离判别准则 .该判别法模型应用到煤粉火焰燃烧ON/ OFF的判断上 ,通过对试验所采集火焰图像的分析和计算 ,确定模型中的参数 ,得到判据准则 ,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0.
木材内部木纹方向的存在导致了木材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也造成了木材不同方向着火性能的不同。同样外部热源作用下,木材内部木纹方向垂直于作用方向时,着火延迟时间最长;在木纹方向与作用方向呈π/4夹角时,着火延迟时间最短。这是不同木纹分布下木材导热性能及透气性的差异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木材达到闪火和着火时的表面温度并不随木材内部木纹分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