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对车用汽油机排气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了解汽油车在各种有代表性的运行工况下排气温度的变化范围,并对汽车热反应净化的实用性进行探讨 。  相似文献   
62.
二冲程汽油机扫气过程多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二冲程汽油机扫气过程的特点,对倒拖工况下二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扫气道和排气道内的流场进行了多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曲轴箱与排气道之间的压差对扫气道的流速有决定性的影响。计算发现,在扫气过程中出现双环涡和滚涡,且滚涡一直持续到上止点附近。  相似文献   
63.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摩托车发动机进气过程的气体流动进行了瞬态模拟,通过分析速度、压力、湍动能分布及定量计算缸内进气充量、缸内平均压力、平均湍动能等参数,研究了不同进气门倾角布置对进气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较大的进气门倾角对进气过程有利.  相似文献   
64.
通过调整进气歧管长度和配气正时,充分利用进气谐振效果,提高目标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的充气效率;进而提高该小型航空汽油机的动力性能。最后对目标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5.
摩托车发动机VVT系统参数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的特点,研制了可切换双进气正时参数VVT系统.以发动机工作过程循环模拟为基础,通过嵌入VVT机构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的系统参数,分析了VVT结构参数、控制参数、以及相应运转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对VVT系统高速和低速工况的进气迟闭角、气阀升程、切换转速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JH125摩托车发动机上装载所设计的可切换双进气正时参数VVT系统,可有效提高其整个转速工况范围的动力性指标.  相似文献   
66.
本文主要介绍了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这套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文章主要从汽油缸内直喷结构、FSI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油缸内直喷的工作过程,充分说明了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某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缸内流动、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借助发动机台架试验中获得的油耗、排放及燃烧数据,研究了喷油开始时刻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5 000r.min-1工况,喷油开始时刻为400°曲轴转角是混合气雾化混合的最佳方案,此时混合气分布比较均匀且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具有较高的湍动能,10%~90%燃烧持续期最短且HC排放较低,从而使其具有最佳的燃油经济性与燃烧稳定性.而2 000r.min-1工况的最佳喷油开始时刻推迟了30°曲轴转角.喷油提前,壁面油膜量增加,混合气当量比下降及火花塞附近较低的湍动能使得燃烧速率降低,因此HC排放、燃油经济性及燃烧稳定性均会变差.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推迟喷油中,由于混合不充分使得点火时刻混合气均匀度下降,从而使发动机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68.
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改造的复合导流分层燃烧缸内直喷火花点火甲醇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甲醇发动机的最大压力位于上止点后14°~17°的位置,离上止点较近,燃烧定容性好,热效率高;最大压力升高率低,发动机工作柔和,燃烧噪声低;燃烧放热率曲线的形状与传统汽油机预混燃烧单峰形状相似,没有出现扩散燃烧导致的双峰放热现象;在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下,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不超过10%,燃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9.
综合缸内直喷发动机壁面引导、喷雾引导和气流引导分层燃烧系统的特点,在一台柴油机改造的火花点火发动机上,开展了甲醇缸内直喷复合导流分层燃烧的研究.对影响燃烧系统性能的导流面位置、火花塞伸出缸盖的距离、涡流比、供油提前角、点火提前角、喷油器启喷压力、喷油嘴形式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甲醇发动机可以实现过量空气系数为2.23的分层燃烧,在1 500r/min时扭矩为135 N·m(是同工况下原柴油机的65.5%),热效率达到29.7%,较好地实现了分层燃烧系统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70.
对495汽油机的进气道和燃烧室进行了改进,运用流体分析软件FIRE对改进前后的进气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模拟计算,获得了其内部流场的详细状况,并做了对比分析.实测了改进后不同气门升程下的进气流量,并与模拟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495汽油机进气系统有更好的流动特性,也验证了三维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