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1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超稳Y-沸石催化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脱铝超稳Y-沸石作催化剂合成了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缩酮和丙二醇缩酮,其产率可达到80%和96%,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规律,发现产物比反应物更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对反应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杨武  石彦龙  陈淼  高锦章 《科学通报》2007,52(7):766-769
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出ZnO亚微米棒薄膜, 经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涂层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性, 静态接触角为151.2° ± 2.3°, 滚动角为4°. ZnO亚微米棒膜的微结构和低表面能材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涂层修饰是其显示超疏水性的原因, 并用Cassie理论对膜的润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以十八胺(ODA)为改性剂, 乙醇为溶剂, 通过液相化学镀饰的途径, 制备出同时具备亲油和亲水性能的两亲性ODA/HY和ODA/Hb沸石. 真空红外光谱及酸量测定的结果证实ODA分子与沸石表面的酸性位发生了化学吸附, 因而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醇冲刷性. 这些两亲性沸石在环己烷/水和水/CCl4两种体系中均处于水油两相之间, 显示出用于相界面催化或吸附过程的潜力. 由于该制备过程中不产生强酸性副产物, 因而可被用于合成两亲性低硅铝比的酸性沸石.  相似文献   
94.
利用隧道扫描显微镜在室温低真空条件下,在高定向裂解石墨表面对自组装L-胱氨酸及其脱水后状态进行探测.实验表明,吸附在HPOG表面的L-胱氨酸相对完全干燥的组装体表现出更加有序的吸附状态.通过比较含水和脱水样品的单体图形,分析了分子骨架以及内部二硫键的变化.疏水作用、针尖样品的作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是诱导样品有序排列的主要原因.高分辨的图形对于吸附在固体表面水溶生物样品的研究,获取分子内部信息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5.
应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的方法研究了2-氨基-5-苯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BPH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BPH5能强烈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其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H,△G,△S等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BPH5与BSA以1∶1结合,其反应主要是熵驱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根据F(o)rster无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给体(BSA)与受体(BPH5)之间的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96.
以钛酸丁酯和稀土氧化物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镧、 钕和镱稀土离子掺杂TiO2/沸石光催化剂. 通过XRD和IR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 研究了不同沸石粒径及不同稀土氧化物掺杂量(质量分数)对农药敌敌畏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沸石最佳粒径为0.15 mm, La3+掺杂量质量分数为3.0%时(以TiO2质量计), 稀土离子的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沸石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97.
用热浸煮法制备了铵型斜发沸石,用水热离子静态交换反应考察了铵型沸石上2NH 4(→←)Cu2 离子交换平衡时的平衡交换容量、交换效率.结果表明,铵型沸石对Cu2 的交换效率随Cu2 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0 ℃时交换效率高达62%以上.同时该离子交换过程满足Langmuir单分子层交换行为.40 ℃时仅有35.8%的NH 4被Cu2 交换,这与NH 4在沸石骨架上的配位方式和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8.
对超稳Y沸石(USY)进行水蒸气和硝酸铵水溶液脱铝,并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脱铝USY负载磷钨酸(PW)催化剂,使用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表征其酸性质,并在柠檬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量和酸强度与USY脱铝程度相关,水蒸气脱铝后的USY1具有较大酸量和适宜的酸强度.USY1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柠檬酸转化率(97.3%),柠檬酸正三丁酯的选择性为98.8%,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90 min;反应4次后柠檬酸的转化率保持在80%以上,产品选择性高于98%.  相似文献   
99.
以金属铜丝网为基体,利用表面控制氧化法制备了新型超疏水/超亲油膜。首先用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浸泡铜网制备氧化铜膜,然后用正十二硫醇和十四酸对其改性。结果表明,加入十四酸可改善膜表面微结构的尺寸和致密性,所制得膜的疏水性优于仅用正十二硫醇进行改性的膜;当十四酸的浓度为1mol/L时,所制备膜的疏水性最好,水在膜上面的接触角可达158.°。将所制备的膜用于油-水混合液的分离,起始含油量3g/L,当油相以半乳化状态存在于混合液中时,分离后水中含油量小于0.3g/L;当油相以完全乳化状态存在于混合液中时,分离后水样中含油量约为0.8g/L。  相似文献   
100.
本讨论了SM型沸石对a-蒎烯异构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并从反应湿度,催化剂预处理的酸浓度,催化剂的粒度等方面以该反应的产物为依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