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1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49篇
综合类   330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硅酸铝短纤维(Al2O3·SiO2)增强铝硅(AlSi)合金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Al2O3·SiO2纤维与AlSi合金基体界面.结果表明:3%~10%的硅酸铝短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大大提高,在硅酸铝纤维与基体界面上存在两种反应物:一种物质是MgAl2O4,另一种物质含有Si和P,且二者原子之比为3∶4,呈正交结构,点阵常数为a=0.714nm,b=1.428nm,c=2.409nm.  相似文献   
952.
薄膜内应力的分析和计算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凝聚体的改进的TFD理论和弹性力学方法分析了薄膜内应力的产生机制,给出了理论上计算内应力值的方法。指出薄膜内应力主要是界面电子运动连续条件的必然结果,并给出与实测应力值一致的理论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53.
提出了一种新的器件结构MOPN,利用该器件研究了Si/SiO2界面缺陷对光电二极管的短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光电二极管的短波响应的最好方法是提高SiO2的生长质量,降低Si/SiO2界面的缺陷以及SiO2中离子电荷的数量,即减小由其产生的表面电势VS0的值。  相似文献   
954.
利用先进的微观分析手段对Ti(C,N)基金属陶瓷中Ti(C,N)的包覆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硬质相颗粒的周边,Ti和Ni元素具有明显的成分梯度,W和Mo元素主要集中分布于硬质相颗粒的包覆层中,并且其分布规律相似;Ti(C,N)芯与粘结相Ni之间存在的包覆层是一种过渡相,它改善了Ni对碳化物的润湿性,使粘结相与硬质相能较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955.
对微型构造的定义、成因、分类作了简要论述。提出“注入水油水界面”的概念,指出在油层内部油井水淹停产是由于此“界面”上升至油层顶面所引起。对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的机理作了论证,通过数学公式推导,证明在通常条件下,正微井控制油层面积大于负微井,油水重力分异作用对正微井有利。引用莱弗里特方程证明正微井在注水开发中处于向上驱油的有利条件,而负微井则处于向下驱油的不利条件,还有部分低部位油向高部位运移。因此,正微井生产普遍比负微井好。  相似文献   
956.
在表面张力长程校正公式的基础上,应用正则系综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对Lennard-Jones(LJ)纯流体的液汽平衡及界面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在温度T*=kBT/ε为0.75~1.20范围内,分别计算了7个温度条件下LJ纯流体的汽液相共存平衡密度、密度分布、表面张力和界面厚度。研究结果表明:文中得到的LJ纯流体汽液相平衡密度与采用Gibbs系综MonteCarlo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面张力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流体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界面厚度变大。  相似文献   
957.
在200℃抛光的莫来石陶瓷衬底上用电子束蒸发200nm的Ti膜,并在高真空中退火。首次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从200 ̄850℃Ti与莫来石的固相界面反应,并用热力学解释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淀积过程中,最初淀积的Ti与衬底表现的氧形成Ti-O键,界面区很窄,450℃退火1h后,有少量元素态Al、Si原子析出,界面区有所展宽,但变化不大;650℃退火1h后,界  相似文献   
958.
南水北调穿黄隧道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同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输水盾构隧道的特点,建立了连续介质力学的界面应力元模型。分析中,对双层混凝土衬切进行了精细模拟,考虑了衬砌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精度高,适用性强,能够较好地仿真各种缝面的不连续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959.
张凌云 《科学通报》1997,42(6):603-606
<正>目前有关磁性多层膜的巨磁电阻效应许多理论在处理时虽然并不尽相同,但就其物理本质和机制来说都源于自旋相关散射,这一点是大家普遍公认的.巨磁电阻的产生来自于自旋散射的不对称,也即散射势与自旋有关,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依赖于自旋的散射势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60.
阎逢元 《科学通报》1997,42(11):1166-1168
<正>正电子湮没技术(PAT)是表征聚合物微观缺陷——自由体积的尺寸和浓度的灵敏的探针。近几年已在结晶聚合物结构-性能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研究表明聚四氟乙烯(PTFE)及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结构相变等均可通过其自由体积孔穴的变化表现出来,这充分说明了PTFE的微观缺陷是影响其宏观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PTFE正电子寿命谱的解析也有了较明确的认识。PTFE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和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在摩擦学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有关其自由体积孔穴性质与宏观摩擦学性能相互关系的研究尚未广泛开展。本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研究了微动和小往复摩擦后的非晶-结晶界面区PTFE自由体积尺寸和浓度变化,发现了摩擦造成的自由体积的连通和分离现象,也验证了摩擦的分层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