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7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00多个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带谱是品种的重要遗传特征,它既能区分所有具有遗传差异的品种(品系),又能反映出品种(品系)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该方法分辨力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应用于品种鉴定、纯度分析和作为一种遗传选择标记应用于作物育种。本次研究以品种间醇溶蛋白带谱的相似系数为指标,采用类平均法,对其中部分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符,由此说明,醇溶蛋白凝胶电泳技术在小麦品种分类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2.
脉孢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脉孢霉纤溶酶的部分酶学性质,确定该酶由双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分别为30000Da、15500Da,等电点为7.9±0.2,最适作用pH值为7.4,最适作用温度为50℃,在pH6.6~9和32~42℃时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3.
药物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手性药物的质量检测成了药物质量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中,色谱技术是药品分离、分析检测的有效手段,比较常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基于此,介绍两种色谱技术的应用,在一维液相色谱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及其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4.
利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法建立了测定焦化废水中苯酚的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缓冲液pH值和浓度、SDS浓度以及分离电压对苯酚测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测定苯酚的最适条件为:检测波长275 nm,40mmol/L硼砂-40 mmol/L SDS缓冲液(pH 9.5),分离电压25 kV.苯酚检出限为4.614×10-3mg/L,线性范围为0.094~0.941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n=5)〈3%。该方法可高效快捷测定焦化废水中的苯酚含量.  相似文献   
115.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环丙沙星和利巴韦林药物的配伍使用,建立了一种快速分离并同时测定复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中环丙沙星和利巴韦林配伍药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新方法.选用6×10-2mol/L硼砂作缓冲液,在18 kV电压,20℃条件下5 kPa进样8 s,紫外检测器于275 nm波长下检测乳酸环丙沙星,207 nm波长下检测利巴韦林.结果环丙沙星和利巴韦林的校准曲线在5~100 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复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回收率为97.2%~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日内精密度小于3%,日间精密度小于4%.  相似文献   
116.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手段为基础,对涉及流体流动、传热及相关现象进行分析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特别是它能预测微流控生物芯片内部的流体流动和传质现象,并能提供可视化结果,近来常用于辅助生物芯片的设计和性能优化.从Navier-Stokes方程组出发,阐述了CFD的原理、方法和特点,并通过对毛细管电泳芯片的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它在微流控生物芯片设计中的应用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应用全自动电泳系统筛查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自动电泳系统在筛查婚前、产前人群及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和异常血红蛋白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法国sebia电泳仪对3 800例婚前、产前及新生儿血液标本作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3 800例血液标本中检出地中海贫血及异常血红蛋白病816例(占21.5%),其中地贫795例(占20.9%),异常血红蛋白病 21 例(占0.55%).结论:全自动电泳系统筛查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可显示清晰区带,及检出微量成分,扫描定量准确,大大提高对地贫及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8.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测定人尿中的氟哌啶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氟哌啶醇的新方法。考察了工作电极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及其pH值等对氟哌啶醇测定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氟哌啶醇浓度线性范围为0.01~10 mg.L-1,检出限(3σ)为3.5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6%(3.0 mg.L-1,n=11)。利用该法测定了人尿加标后氟哌啶醇的含量,回收率为95.0%~99.5%。  相似文献   
119.
集成微电极结构的介电电泳芯片具有高效、非侵入式等优点,在生化样品操纵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从理论上分析了芯片介电电泳富集的影响因素,构建了5种微电极间距分别为20,40,60,80,100μm的微流控芯片,重点研究了微电极间距和流体流速对酵母菌细胞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S缓冲液电导率50μs/cm,进样速度10μL/min,施加电压8 VP-P,8 MHz保持不变时,通过改变微电极间距,发现微距为目标细胞直径的4—8倍时富集效率最高,为90%左右;当电极间距为20μm,改变进样速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进样流速为30~50μL/min时,富集效率最高,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120.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分析猪苓多糖中单糖组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猪苓多糖水解后,经PMP衍生化,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电泳条件:缓冲体系为80 mmol.L-1硼砂溶液(pH值为10.2);毛细管柱(25μm×42 cm);分离电压18 kV;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高度10 cm;进样时间25 s。结果显示,猪苓多糖中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464∶6.301∶1.000∶3.256。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可用于测定猪苓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