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4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04篇
教育与普及   2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综合类   554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米托蒽醌(MX)在0.005mol*L-1 Tris-0.05mol*L-1 NaCl (pH7.1)缓冲溶液中, 在Co离子注入玻碳修饰电极(Co/GCE)上,有一灵敏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0.68V,峰电流与MX的浓度在1.8×10-7~9.0×10-6 mol*L-1 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0×10-8 mol*L-1.将该法用于病人尿样的测定,回收率为94.6%~105.7%. 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该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实验表明,体系为不可逆过程.Co/GCE上的电流比GC电极的大,扫速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证明,存在着催化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实验表明,Co确实被注入在GC表面,注入的Co催化了MX的还原.  相似文献   
92.
氢氟烃(HFC)混合物是长期性的制冷剂替代物,其表面张力数据对于制冷空调设备的设计计算必不可少。对HFC-32/125,HFC-32/134a,HFC-32/227ea,HFC-143a/227ea和HFC-143a/134a5种二元混合制冷剂的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用毛细管内液面上升高差法(DCRM)精确测量了其253~333K的表面张力数据,温度和表面张力的最大不确定度分别为±10mK和±0.15mN.m-1。使用测量结果拟合得到了对应混合工质的表面张力关联式,并与目前已有的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3.
阐述了电化学装置两极机制及其命名原则,从氧化还原观点阐明了电化学反应的实质;从热力学角度论证了能量转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伏安分析法在测定药物中显示出较大的潜力,本文评速了从1991年以来,该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新进展。对伏安分析法的各种新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5.
纳米氧化钴的制备及其超电容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林  周盈科  陆梅  力虎林 《科学通报》2003,48(7):668-670
实验制得粒径为3 nm左右的氧化钴微粒材料并以此制成电化学电极. 分析测试表明该氧化钴微粒不仅粒度小,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92 m2/g)及适宜的孔径分布(1~3 nm为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颗粒材料存在的团聚问题. 电化学测试表明, 此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 单电极比容量为370~401 F/g, 主要以超电容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6.
朱德斌  邢达  沈行燕  闫贵虹 《科学通报》2003,48(13):1424-1427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分析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它将电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巧妙结合, 利用金属钌的复合物和三丙胺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高效、连续、稳定的发光, 具有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和分析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被应用于核酸的定量分析之中. 将电化学发光技术应用于基因点突变检测, 采用了一种基于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检测Presenilin-1基因(简称PS-1基因)密码子235处发生的点突变. 结果显示, 在PCR循环次数相同的条件下, 野生型样品酶切前后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突变型样品酶切前后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变化显著. 该方法可明显区分野生型样品和突变型样品, 可望用于老年性痴呆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7.
报道了在适量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 ,钠型蒙脱石 (SWy - 2 )修饰碳糊电极高灵敏度测定环境体系中微量Cd2 + 的电化学方法 .该电极在HAc-NaAc (pH =5 .0 )溶液中 ,1.0× 10 -4mol/L的溴代十八烷基三甲基铵(STAB)存在下 ,用溶出伏安法测定Cd2 + ,在 - 0 .81V(vs ,SCE)处有灵敏的阳极溶出峰 ,且峰电流与Cd2 + 浓度在 2 .0× 10 -8~ 1.5× 10 -6mol/L的范围内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镉的测定 ,检出限为 2 .0×10 -9mol/L .  相似文献   
98.
考察了无机化学领域中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如酸碱电离、沉淀-溶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的电化学共同性,探讨Gibbs—Helmholtz方程对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的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99.
超声波处理有机废水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有机废水的综合分析,介绍了超声波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原理和影响因素,比较了采用超声波单独处理法和超声波与催化剂、紫外光、电化学等联用法的不同及其各方法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超声波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研究机理和领域上潜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0.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Pt电极表面不可逆吸附S原子的电化学特性以及Pt电极上S吸附原子对0.1mol^-1H2SO4溶液中甲酸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扫描电位的上限Eu≤O.70V(SCE)时,Sad可以稳定地吸附在Pt电极表面;通过控制电位扫描上限和扫描圈数剥离部份S可方便地得到Sad的不同覆盖度;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抑制了甲酸的电氧化.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了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