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0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01.
1927—1935年间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在组建过程中一波三折,充满争议与矛盾,地质调查所从最初的主角,变成局外人,其中的过程、原因颇有耐人寻味之处。文章考察了争议的过程和结果,分析了争议产生的原因,认为:此次争议及科考活动,使更多的人对中外科学合作有了更客观、积极的认识;由于中国学术界未能充分相互信任与合作,使学术成果受到一定局限和不必要的损失。虽然此次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是近代中国科学发展史中一个特殊时期内发生的特殊案例,但它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超出了时间的局限而值得一再地反思和解读其中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02.
在假定原子面为球形的情况下,采用切割投影矩阵得出准晶Cd-Yb三维空间的原子团簇,并与其近似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了第一层(无序)外,其余三层原子团簇均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3.
104.
采用超滤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外加碱金属(锂、钠或钾)硫酸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乙二醇软团簇体系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其超滤曲线与表面张力曲线相似,也存在双拐点(c1和c2),且c1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降低,c2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增加,因而软团簇形成的边界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变宽,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乙二醇间具有更显著的团簇化作用,外加碱金属(锂或钾)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与软团簇中表面活性离子含量之比随该金属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外加碱离子浓度下,钾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大于锂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这是由于锂水合离子半径较钾水合离子半径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5.
设计团簇Ni_3CoP模型对非晶态合金Ni-Co-P进行局域结构的模拟,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并在B3LYP/Lanl2dz水平下运用Gaussian 09程序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以及有关电子性质与磁性的计算,对所得到的理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团簇Ni_3CoP费米能级左侧的最高峰由Ni-d、Co-d、P-p共振产生,形成了d-d-p杂化的成键轨道,并主要由Ni-d轨道贡献;对于团簇Ni_3CoP内部的电子转移,以P原子提供电子的能力最强,Co原子次之,Ni原子则整体以接受电子为主.团簇Ni_3CoP 3重态下的构型具有磁性,且Ni原子磁矩对团簇总磁矩的贡献较大.分析d轨道的电子自旋态密度图,发现其对称性最不好,这说明其上的成单电子最多,是团簇磁性的主要来源.同时,研究还发现p轨道对团簇磁性的贡献同样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获得团簇Fe_3Cr_3的优化构型。从前线轨道角度对其催化性质展开研究,结果如下:团簇Fe_3Cr_3可能具有以Fe原子为主、Cr原子为辅的双催化中心;构型8~((3))催化活性最强,构型5(1)最弱;团簇Fe_3Cr_3在作催化剂时具有较强提供电子的能力和相对较弱的接受电子的能力。另分析了三重态不同构型的反应活性,发现团簇Fe_3Cr_3提供电子的能力普遍比接受电子的能力强;构型3~((3))反应活性最弱而6~((3))较弱;构型7~((3))与8~((3))均具较强反应活性,且构型8~((3))提供电子的能力远大于接受电子的能力。此外,构型2~((3))在化学反应中活性一般。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团簇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