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43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23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殿良 《科技信息》2012,(21):94-94
根据供电系统的要求,自制Y-△降压启动器,以保证起动较大功率水循环真空泵的要求,并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远距离本安型电气控制,电机过载、短路保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992.
李卫东 《科技信息》2012,(9):381-381,399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防突措施主要有超前排放钻孔、超前密集钻孔和煤层注水防突等,本文主要从煤层注水的防突机理、煤层注水的钻孔、封孔、注水等工艺,以及煤层注水的压力、单孔注水量等注水参数,以及注水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煤层注水防突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突变预警,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灾变预警与应急辅助决策技术。具体对瓦斯涌出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煤与瓦斯突出灾变的监测与识别方法;结合煤矿现有的安全监测系统,对灾变后瓦斯涌出量预测、波及范围预测、区域断电措施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以上技术对大平煤矿“10·20”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反演,该技术能在瓦斯波及之前发出将波及预警和给出相关应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以山西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矿和寺河矿的煤层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实验装置,通过保持有效应力恒定以消除其引起的渗透率变化,并同时考虑到滑脱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进行了He和CH4在不同气体压力条件下煤渗透率的平行实验,定量考察了煤基质收缩效应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低瓦斯压力条件下,煤渗透率表现出较显著的滑脱效应,且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煤样的渗透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赵庄矿和寺河矿煤样的滑脱效应拐点均为0.9 MPa左右;2)当有效应力恒定时,随着瓦斯  相似文献   
995.
以实验室活性炭吸附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维吸附床内煤矿乏风流动、吸附传质的数学模型.首先对活性炭富集煤矿乏风瓦斯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各个循环步骤下床内详细的浓度分布和吸附量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进而采用此模型,改变吸附压强、解吸压强和解吸温度等参数,对不同工况下瓦斯分离富集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揭示了煤矿乏风瓦斯变压吸附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996.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并总结近年来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做法和效果.经过近5年的持续努力,太湖水环境治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蓝藻暴发减弱,湖体水质得到改善,湖泛基本消失.实践证明,目前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采取的控源治污、打捞蓝藻、生态清淤、调水引流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认为对于太湖这样的浅水型湖泊污染治理,控源是基本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生态清淤是有效措施,促进河湖良性互动是必要途径,正确把握湖泊的生命规律是重要课题;由于太湖污染的长期积累,太湖已形成的“藻型生境条件”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加之现有的入湖污染仍远超湖体允许的纳污能力,一旦温度、水流、光照等外部条件适宜,太湖蓝藻生态危害仍然可能大规模暴发,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97.
靳军 《科技信息》2012,(32):371-371,365
受矿井变电所供电距离短、配电点多、继电保护整定困难等特殊状况的影响,当井下发生电气短路故障时,常会引起越级跳闸现象,造成矿井生产作业场所大面积停电事故,危及矿井安全。通过对矿井6K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调整,可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保证对正常生产作业场所供电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98.
周亮 《科技信息》2012,(12):360-360
本文介绍了刘庄煤矿121102综放工作面利用大直径水平长钻孔抽采瓦斯的技术方法和效果。在分析开采煤层瓦斯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钻孔参数,通过现场实际测量数据,发现采用大直径水平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具有抽采流量大,抽采效果稳定等优点,能有效解决121102工作面回风流瓦斯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999.
综采工作面两侧回采巷道,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留设煤柱的方法维护。伴随着煤层赋存状况由简单变复杂,工作面接替、瓦斯治理、沿空掘巷支护等问题日显突出,工作面及矿井生产能力的发挥受到制约。因此探索新的采场布局方式和开采方法,高效开采,建立现代矿井开采的集约化开采模式及矿井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朱庄煤矿沿空留巷试验巷道选定Ⅱ646一、试验工作面概况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避难硐室选址的问题,从瓦斯爆炸事故的分析、避难硐室选址的地质因素、避难硐室选址与人员分布和人员疏散检验4个方面来研究避难硐室选址中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避难硐室选址应该避开压力峰值区域;避难硐室至工作面的距离要大于冲击波破坏造成的人员死亡边界;根据疏散时间检验,避难硐室距离工作面以1 000 m为宜;避难硐室两端入口要布置在进风巷道中,以采区布置为主,井底车场附近可不设置避难硐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