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6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强磁场(12 T)下奥氏体化状态的保温时间对Fe-0.12%C合金连续冷却转变珠光体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磁场作用下合金中珠光体团的长轴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且伸长的程度随其奥氏体化温度下保温时间增长而增强;相同强磁场热处理条件下,板平面平行于磁场方向比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的试样的珠光体面积分数低,同时珠光体团长轴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且伸长的程度低.  相似文献   
72.
冷轧退火对共析珠光体钢组织球化超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冷轧变形并结合退火处理对共析钢组织球化超细化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析钢经冷轧形变量90%结合600~700 ℃退火得到了晶粒尺寸为亚微米级铁素体晶粒和颗粒状渗碳体的双相组织.颗粒状渗碳体的尺寸呈双峰分布.与传统球化处理工艺相比,球化时间明显缩短,球化组织细小;其原因是在冷变形过程中产生了高密度位错以及大量空位等缺陷,为碳原子的扩散提供了高速率扩散通道,促进了碳原子的扩散.细小渗碳体粒子在铁素体基体上的弥散分布可以用溶解-再析出机制来解释.冷轧后经700 ℃退火试样的拉伸塑性略有下降,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但屈强比较高.  相似文献   
73.
中碳钢温变形过程的组织演变包含铁素体动态回复、再结晶和渗碳体的析出球化等过程.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初始组织形态对含碳0.48%(质量分数)的中碳钢在温变形中上述复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组织为珠光体 先共析铁素体的试样在温加工变形中渗碳体层片发生了扭折、溶断到逐渐球化的过程,在铁素体回复再结晶的同时伴随着细小弥散的渗碳体颗粒从过饱和铁素体中析出,得到微米级铁素体晶粒和颗粒状渗碳体弥散分布的复相组织,但等轴状铁素体晶粒与弥散的渗碳体颗粒沿变形方向呈带状不均匀分布.温加工变形促进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中碳钢中渗碳体析出和铁素体回复与再结晶.由于初始条件下碳的分布在微观尺度下相对均匀,变形后获得细小等轴铁素体与均匀分布颗粒状渗碳体的组织.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耦合相场和溶质场的KKSO模型,采用OpenCL并行计算模拟了Fe-C合金共析生长过程,研究了不同形状和不同位置的挡板对层片状珠光体协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PU计算效率相对于串行CPU,最高可达88倍的加速比,并且随着模拟规模的增大,GPU的加速性能越高;挡板的存在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形貌演化,其使挡板下方的珠光体生长被限制,穿过挡板间隙的珠光体形貌发生改变;当挡板位于渗碳体和铁素体界面正上方时,挡板两侧渗碳体相合并为不规则形状,渗碳体相前沿碳原子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停止生长,相邻铁素体合为一个相.因此挡板的存在可以控制珠光体的生长形貌.  相似文献   
75.
赵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53-4756
某炼油厂减压渣油管线运行6年后出现腐蚀穿孔,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其它管线进行全面的安全评定和剩余寿命预测,以保证管线在一个检修周期内能安全平稳运行。通过对管线的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分析,发现管线钢材料的珠光体显微组织已经中度球化。通过现场对管线壁厚的检测以及进行的强度校核,得出其它管线仍可继续使用。通过应用强度失效准则对剩余寿命进行分析,得到最薄壁管线的使用寿命为36个月,这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