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在分析传统的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莱文伯格马夸特(LM)算法等经典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分进化训练算法。在选取差分进化策略时,取消了变异个体选取限制,从而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采用不同故障部位和程度的滚动轴承故障实验数据构成样本集合,并分别运用最速下降法、LM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相同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对比分析其故障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差分进化算法能较好地识别滚动轴承故障,准确度较高,总体上与LM算法相当,且其在多次实验中故障识别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别较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该算法避免了LM算法存在的"过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82.
超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的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会对开关及其周围设备产生严重的干扰。针对这一工程问题,给出了VFTO辐射干扰的场-路-波协同仿真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首先用准静态电磁场分析方法提取了GIS的等效电路,结合开关电弧的时变电阻模型,应用宽带电路方法得到VFTO的等效时变电压源,最后利用时域瞬态全波方法仿真了VFTO在空间内的电磁场干扰。该方法对于高压开关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3.
杜玉军 《甘肃科技》2016,(24):114-115
分析孟鲁司特钠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FEV1和PEF等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联合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肺功能指标,且临床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CVA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PEF、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7.50%(p< 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VA患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5.
以籼稻品种特青的幼胚作为外植体,对影响植株再生的几个因素包括诱导培养基、预分化培养、干燥处理、通气状况和蔗糖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2,4-D2mg/L是较为合适的诱导培养基,预分化培养,干燥处理,良好的通气环境以及降低分化培养时的蔗糖浓度均有助于意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86.
87.
王玫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274-5278,5282
大庆油田外围某特低渗透试验区天然裂缝发育,微裂缝一方面可以增大油、水渗流能力,另一方面会加剧注入水窜流,认清裂缝发育特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的水平井井网部署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考虑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规律,对微裂缝采用等效渗流介质理论,运用室内岩心分析数据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超前注水水平井井网部署。根据井网与微裂缝匹配关系,建立12套模拟模型。通过分析各方案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和压力梯度场分布,明确了各方案的开发效果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平井井筒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井网开发效果好。七点水平井网开发效果好,应优化井距以驱动注水井间的原油。九点井网见水快,应合理设计注水井位置,避免过早见水。水平井五点井网不适用于该地区。  相似文献   
88.
特低渗油藏油气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外对启动压力梯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水两相中,对于油气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研究很少.用特低渗透油藏的天然岩心,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流体,不同介质及不同注气条件下气驱油启动压力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气两相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与流体的流度呈半对数直线关系;随含油饱和度的降低而增加;有效应力对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很大;启动压力梯度随着回压的增加而降低,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89.
由于强烈的成岩作用,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复杂,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相近的岩心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实验特低渗岩心孔隙结构特征表现为双峰分散型、双峰偏细歪度型及双峰偏粗歪度型;通过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孔隙结构对水驱及后续CO2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孔隙结构岩心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不同,对于双峰偏细歪度型岩心,CO2驱主要驱替小孔隙中的富集原油,提高了微观波及效率;对于双峰偏粗歪度岩心,CO2驱主要驱替大、中孔隙中的残余油滴和油膜,提高了驱油效率,实验结果为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及油藏优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
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层间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含水率上升快,产量递减严重等问题,为进一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驱油研究。采用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驱油效果,并利用微观可视模拟技术研究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微观驱油机理。结果表明,岩心单管和双管驱油实验水驱结束,转注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后,采收率分别提高了7.47%、23.14%;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的注入可对驱油剖面进行有效调整,增加原油动用程度;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以簇状、孤岛状、膜状、盲端状以及柱状5种形式存在,簇状剩余油所在比例最大;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可通过增黏、屏蔽暂堵、乳化以及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等多种作用机制协同,将水驱后剩余油以“塞流式”或乳化分散形成小油滴被夹带渗流运移产出,具有较好的流度控制和洗油能力,在特低渗油藏开发中具有优异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