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21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在10K~30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Ba2TiSi2O8和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个电和热释电性.Ba2TiSi2O8玻璃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达到-7.0×10-6C/m2、K,具有良好的低温热释电性.含SrTiO8结晶的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仅为-1.8×10-7C/m2·K,而且其绝对值在100K以下较快地变小,并在40K以下出现正值,它可能是由于SrTiO8结晶发生结构相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2.
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了脂质体相变温度与人参皂苷Rb_1的关系。结果表明,Rb_1使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相变温度降低、流动性增加,改善了细胞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发射光谱分析后的试样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用高压火花或电弧分析后的钢铁样品表面,均有一层10~30μm厚的白亮区。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证明,此表层组织是在分析过程中,由于试样表面发生结构相变而产生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在分析过程中其它外来元素很容易进入这一区域,从而引起该区域的成份变化。在钢铁材料中,这一层的硬度通常比基体要高许多,使得表层区不易被磨掉。文中对白亮区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由于表面产生了这样一层结构、成份都变化了的组织,所以在分析过程中,对于反复使用的标样应特加注意。  相似文献   
124.
简述了中子星结构、组成、演化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观测进展,对演化后期孤立毫秒脉冲星和处于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可能存在夸克解禁和夸克重囚禁的现象进行了理论上和观测证据上的探讨。认为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可能会由于条件不同,会分别出现夸克解禁和夸克重囚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5.
制备人的红细胞血影并冷冻干燥,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测量其相变温度区间为10℃附近和32—35℃. 冻干红细胞在复水前后可能经历膜相变. 若复水温度不当,在相变过程中会因胞内物质的泄露而造成细胞损伤. 为避免在复水时膜相变引起损伤,复水温度应在35℃以上. 实验中冻干保存人的红细胞,在不同温度下复水,发现37℃复水效果较好,与相变损伤理论分析吻合. 该研究探讨了冻干人红细胞在复水时除渗透性损伤外因膜相变引起的损伤机理,对其他生物材料的冻干保存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6.
V和V-N微合金化低碳钢碳氮化物的形变析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考察了V和V-N微合金化低碳锰钢在860~740℃范围内多道次变形时的组织演变和碳氮化物析出规律及其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含V钢中添加少量的N促进了变形奥氏体中V的碳氮化物(尤其是氮化物)的析出和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V的碳氮化物析出降低了奥氏体中固溶的V,从而减弱了固溶V对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抑制作用.碳氮化物析出在奥氏体的局部区域造成贫碳区,也促进了铁素体形核.在相同处理工艺下与V钢相比,V-N钢中铁素体内碳氮化物开始析出的时间短,析出相的数量多,长大速度慢,分布弥散.  相似文献   
127.
人工合成H2O及NaCl-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低温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倪培  丁俊英  饶冰 《科学通报》2006,51(9):1073-1078
盐水化合物低温时具有特征的拉曼光谱, 已有实验证明这种拉曼光谱适合于判定标准溶液的溶质性质. 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作为天然包裹体的参照物, 可以被用来验证许多涉及流体包裹体的假设的有效性, 也是检验激光拉曼法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溶质性质可行性的关键. 本文采用Sterner和Bodnar提出的方法, 在50/100 MPa, 500~600℃范围内合成了纯H2O体系和NaCl含量为5.12, 9.06, 16.6, 25wt%的NaCl-H2O体系的流体包裹体. 联合使用冷热台和激光拉曼探针, 在低温(-180℃)时原位测定采集了冰及水石盐(NaCl·2H2O)的拉曼光谱. 研究表明合成包裹体的盐水化合物(NaCl·2H2O)具有特定的拉曼光谱, 可以做为鉴定自然界水-盐体系包裹体中NaCl存在的标准. 包裹体中的水在冷冻后以结晶冰的形式出现, 而不是以非晶质的固体(水玻璃)形式出现. 初次冷冻后采集的原位拉曼谱显示了明显的冰峰(3098 cm-1), 但没有典型的水石盐拉曼谱峰出现. 随着温度的升高, 在-40~-22℃温度区间观察到明显的相变, 其代表了水石盐的结晶事件而不是熔化事件, 对低于NaCl-H2O体系低共熔点(-20.8℃)的相转变温度的解释应该慎重. 盐水化合物的拉曼谱与冰的拉曼谱的相对强度及截面之比, 指示出流体包裹体盐度的相对大小. 水石盐的3423 cm-1峰与冰峰(3098 cm-1)的峰高、峰的截面积之比是获得NaCl-H2O体系盐度信息的比较理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8.
0 IntroductionTihse a f agilruardeu aolf pcroonccerseste wshuibcjhec itsed ditfofe ernenvitr ofrnommentthale afcatiilounrespatternin general strengthtest .The change of material statescaused by the damage evolution will affect the concretestrengthin a certain kind of concrete.For years ,domestic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abominab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concrete,and have resulted in some achievements[1-12]. Thestudies of som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  相似文献   
129.
EDT毛化轧辊表面凹坑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轧辊表面电火花毛化过程中放电中心温度的变化、凹坑形状与电参数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放电通道形成过程和热流密度分布函数,采用解析法建立了单个脉冲放电通道的热传导模型,并运用积分变换法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温度场求解.讨论了轧辊表面在不同峰值电流下放电区域中心位置的瞬态温度变化,确立了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与熔化凹坑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所建模型与采用的方法正确,可用于轧辊表面形貌形成过程的仿真.  相似文献   
130.
在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基础上,通过局域密度及当前车速两个参数来实现对减速概率的控制,同时考虑规则的不同运作次序可能会对系统的演化产生非凡的影响,提出一个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适当调节系统的相关参数,可以实现畅行相→低速同步相→宽幅运动阻塞相的转变.从系统中可以发现同步流和相分离的存在,弥补了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无法实现大尺度同步流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