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5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我国燃煤电厂砷的大气排放量初步估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雒昆利  张新民  陈昌和  陆毅伦 《科学通报》2004,49(19):2014-2019
研究了不同燃烧条件下我国燃煤电厂砷的大气排放量, 采集和分析了高温和中、低温燃煤电厂的原煤、底灰、飞灰的砷含量, 对我国每年动力煤砷的排放量和排放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估算. 结果表明: 高温燃煤电厂燃烧1 t含砷5 mg/kg左右的烟煤, 排放到大气中的砷为0.40 g左右, 其排放率为7.70%左右; 中、低温燃煤电厂燃烧1t含砷5 mg/kg左右的烟煤, 排放到大气中的砷为0.15 g左右, 其排放率为2.97%左右. 中国火电厂动力用煤每年约6×108 t左右, 主要为华北区和西北区的石炭~二叠纪的动力煤, 以含砷量为5 mg/kg左右计算, 则火电厂动力煤燃烧每年向大气排放砷约195.0 t左右. 煤中的砷在燃烧过程中大部分都可释放出来, 但燃煤释放出来的大多数砷又可被飞灰俘获, 燃煤电厂除尘设备在除尘过程中捕获了飞灰及飞灰俘获的砷, 从而减少了燃煤中砷向大气的排放量; 此外, 在研究燃煤电厂煤中砷的实际排放量和排放规律时, 以干法除尘电厂的飞灰计算更科学些. 湿法除尘过程中, 高温燃煤电厂燃煤飞灰中的砷约20%溶解到沉淀池的水中, 而中、低温燃煤电厂飞灰中的砷约有70%溶解到沉淀池的水中, 因此, 这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砷的污染源. 实验室条件下, 煤灰化过程中砷的排放率高于燃煤电厂燃煤砷的实际排放率.  相似文献   
72.
从草炭、褐煤、风化煤3种腐殖化程度不同的物料中提取了3种不同的胡敏酸,分别对其进行酒精分级,并对各级分的碳、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胡敏酸中.草炭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强,芳构化度最低.分子量最小;风化煤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弱,芳构化度最强,分子量最大;褐煤胡敏酸则居中。  相似文献   
73.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优质煤储层发育的沉积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中煤储层发育,但不同的煤储层在分布范围、厚度、储集物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从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角度,探讨了控制优质煤储层发育和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本区优质煤储层主要形成于潮坪和三角洲平原上的泥炭沼泽环境,而且总体上,潮坪上形成的煤储层的横向连续性比三角洲平原上形成的要好.海平面升降对煤储层的纵向分布以及平面上的分布范围有重要控制作用,总体上高位体系域(尤其是晚期)形成的煤储层丰度高、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利于形成优质煤储层;海侵体系域形成的煤储层丰度低、厚度小、分布范围较小,不利于优质储煤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74.
王建国 《河南科技》2005,(10):53-53
芦沟矸石热电厂是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锅炉采用两台GJ-35/3.82-M型循环流化床。燃料构成为:劣质煤40%;煤矸石60%,入炉煤发热量不大于12250KJ/kg。为了保障锅炉安全运行,我们经过几年的运行分析、研究和试验,掌握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四管”的磨损规律、磨损周期和磨损部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防磨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坚硬煤层综放开采支架-围岩关系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表明,坚硬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支架栽荷及其波动较大,周期来压明显且存在大压、小压现象,来大压时有时还非常剧烈。这与一般的松软或中硬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文中对此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认为,坚硬煤层综放工作面存在剧烈矿压显现的根本原因是顶煤传递顶板压力的能力较强,以及顶板存在的大、小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76.
以团柏煤矿10#煤层10115综采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研究带压开采下组煤10#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通过对开采前后煤层底面下不同深度岩石段开展压水试验,测取不同水压下的进(侵)水量,获得了大量的压水实测数据,同时采用F-RFPA2D分析系统模拟整个采场开挖对底板隔水岩层采动破坏规律及其深度,最后将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煤层开采所引起的底板直接破坏深度为9.5 m,底板采动最大破坏深度为12 m左右;运用F-RFPA2D模拟分析得出,老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40 m,周期来压步距在12~16 m,当工作面推进至84 m时,底板破坏深度达到最大值12 m,该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同时验证了实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综合结果分析可知,团柏煤矿10#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最大深度为12 m,该结论可为团柏煤矿带压开采下组煤水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7.
《河南科学》2021,(1):157-164
选取2005—2018年国内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煤改气"对天然气消费的影响,同时分别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及更改窗口期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煤改气"政策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天然气的消费.但由于气源供应及用气价格等问题,"煤改气"政策实施效果在推广过程中出现波动情况,遭遇瓶颈.这些结论说明我国一方面要逐步扩大天然气进口国家的范围,加快推进非常规天然气的研究和勘探开发,保证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发展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制定合适的补贴和鼓励政策,为"煤改气"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8.
经过对-920m4煤底板轨道石门揭煤抽采钻孔进行考察、分析,确定其低浓的主要原因是与揭5煤抽采钻孔通透及钻孔不规范施工。  相似文献   
79.
本文主要讨论煤矿胶带运输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以嵌入式本安计算机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其型号为KJ161。相对于由通用PLC和隔爆外壳组成的煤矿胶带运输控制系统来说更加安全,操作起来更加快捷灵便,显示性能也更加先进。一方面该论文就如何采用KJ161系统来远程操控胶带输送机以及顺煤流是如何开启、停止做了详细介绍。另一方面针对如何安装、调试、操作和维修胶带输送机运输监控系统做了讲解。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在线分析仪表应用在煤制甲醇生产环节中的应用,与传统技术方法对比进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制甲醇生产中在线分析仪表具体使用形式,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控制内容,分别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在线分析仪表,帮助明确其功能实现原理,提升煤制甲醇生产过程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