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YM2井区储层为典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通过岩性,测井,地震解释等资料成果可将YM2井区储层初步划分为溶洞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型三大类,并依此标准对溶洞型储层的代表—YM2井进行了初步的单井精细描述,预测该井为高产井,为下一步该区块的潜力评估及开发部署做铺垫。  相似文献   
72.
野马南山地区位于中祁连西段,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古元古代北大河岩群,由于变质程度较深,原岩特征难以识别。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北大河岩群一岩组变质岩系及原岩进行研究,其中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原岩为酸性火山岩。该套火山岩整体缺少Si O253%~66%之间的中性火山岩部分,基性火山岩来源为幔源部分融入的玄武岩,上升过程中混染了部分壳源物质,酸性火山岩来自壳源熔融,整体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类似于大陆裂谷火山岩组合,可能为原始壳幔形成初期陆核—陆块转变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3.
研究川东北元坝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储层特征,探讨其成岩作用与成岩演化模式. 通过薄片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测试手段对钻井岩心和露头剖面的147块岩石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坝地区千佛崖组的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细粒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按成因可分为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孔隙和裂缝,次生孔隙可分为粒间溶孔和铸模孔.野外样品和岩心样品皆表现为孔隙度与渗透率较低,但孔渗关系较好.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和自生矿物的沉淀,根据对储层的影响可分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和保持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则为自生矿物的沉淀和破裂作用.成岩作用被划分为早成岩阶段A期、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和中成岩阶段B期2个阶段4个期次.  相似文献   
74.
煤层气是煤层中自生自储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中的含气量不仅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灾害因素之一,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煤层气资源能否进行商业化勘探开发的先决条件。因此,无论是为了煤矿生产安全,还是为了煤层气资源而准确地评价和预测煤层气开发前景以及制  相似文献   
75.
针对拉梅参数反演中缺少横波速度资料的问题,建立一种在缺少横波速度情况下的拉梅参数反演方法。首先,对井旁叠前地震道集进行贝叶斯反演,得到井位置处的横波速度;然后,对地震数据体采用拉梅参数直接反演,获得地下介质的拉梅参数信息;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测井信息,对储层进行描述和预测。该方法应用于J区块含气储层的预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拓宽了拉梅参数反演在油气储层预测中的适用范围,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6.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油田81油藏规模开发和产建区块西进,储层物性变差,单井试排、试采产量下降明显,为提高单井产量,以提高储层改造体积及改善裂缝导流能力为目标的储层改造势在必行。针对长81油藏储层发育特征,参照华庆油田长6油藏储层工艺改造成果和经验,采用斜井多段压裂、定向射孔和混合水体积压裂等新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斜井多段压裂技术单井增产13.69%;实施定向射孔技术单井增产19.09%;实施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单井增产效果最显著,可达242%。已开展的现场试验结果,证明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实施的储层新工艺改造技术,对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运用大量的钻井、测井、分析测试资料及动态资料为约束,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定边张韩区块延长组长2储层地质建模及意义。文中建立了定边张韩区长2油层组包括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储层属性模型在内的三维地质模型。将所建地质模型与手工地质平面图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地质模型与手工地质平面图一致性较好;相控建模实现的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受沉积微相的约束。所建模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情况,为研究区开发后期层内剩余油挖潜、井网加密调整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及网格数据体。  相似文献   
78.
在Snesi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地质矢量信息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VMPS)。以冲积扇为例,研究冲积扇地质矢量坐标系统,并在训练图像中融入地质矢量信息,形成基于矢量信息的训练图像。同时,对训练图像扫描机制进行改进,利用矢量信息统计数据事件和区域相比例,建立基于地质矢量信息的搜索树。在模拟过程中根据当前模拟区块的矢量信息,提取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数据事件计算重复数,得到适应当前模拟区域的条件概率分布,从而满足局部平稳的条件,再现不同沉积相带不同地质特征。通过概念模型和实际储层模拟检验表明:VMPS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Snesim,能适应"非平稳性"突出条件下的地质建模。  相似文献   
79.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1+2段白云岩喀斯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为喀斯特油气藏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在喀斯特古地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薄片、测井响应等分析,研究了白云岩风化壳的岩石相、成岩相和储层特征.结果表明:(1)喀斯特古地貌划分为喀斯特高地和喀斯特斜坡,喀斯特斜坡进一步划分出残丘、坟地、洼地、沟槽及落水洞微地貌;(2)白云岩风化壳划分出4种岩石相:镶嵌角砾岩相、颗粒支撑角砾岩相、杂基支撑角砾岩相和溶洞充填砂砾岩相,镶嵌角砾岩相为具有储集性能的岩石相;(3)成岩相划分为白云石化成岩相、溶蚀成岩相、泥质充填成岩相及去云化成岩相.对喀斯特古地貌、岩石相和成岩相综合分析,白云岩风化壳储层主要为“三元控储”成因机理:镶嵌角砾岩相和颗粒支撑角砾岩相是物质基础;残丘和坡地古地貌是必要条件;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AVO技术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在陆相盆地中进行储层预测准确率较高,而在海相地层中的应用则很少。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已知井储层段进行AVO分析,得到了该区海相含气储层具有第Ⅳ类AVO异常响应特征,而非含气储层则具有第Ⅲ类AVO异常响应特征。上述结果和陆相含气储层的AVO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应该为岩石物理性质——如压实度等引起。其次,低含气饱和度亦可以引起AVO异常是这个方法的局限性,如何识别商业性含气异常和非商业性含气异常是现今AVO分析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