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2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介绍磁力驱动泵滑动轴承的使用条件,概述几种该条件的材料的特性及选用知识,同时设计出几种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通过实际运行,取得了成功,从而解决了磁力驱动泵因轴承故障而停泵的问题,并通过对轴承的特殊设计,使其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运行,拓宽了磁力驱动泵的使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2.
根据模糊可靠性设计计算的理论,讨论了滑动轴承运动副模糊可靠性寿命计算的模型和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3.
研究了应力偶对有限长滑动轴承热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推出了基于应力偶流体模型的油膜能量方程 ,并与应力偶流体的 Reynolds方程、轴瓦热传导方程一起联立数值求解 ,得到油膜的压力分布 ,油膜及轴瓦的温度分布 ,比较了 Newton流体和应力偶流体对轴承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及轴承承载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 :应力偶流体在明显增大油膜压力的同时 ,也使轴承最大温度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94.
《今日科技》2011,(7):39-39
申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发生产滑动轴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滑动轴承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会员、诸暨市级规模企业,以申发集团为依托的滑动轴承省级区域科创中心、省级研发中心被相继批准成立,国内发电设备200MW机组以上的汽轮机轴承中70%以上由申发集团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5.
根据某大型叶轮机械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的具体情况,综合应用频谱分析、带通滤波等方法,从实测振动信号中精确计算了主轴转速的大小,做到高速、低速及为速过程中的计算精度均高于95%,详细给出了巴特沃斯最平带通滤波器的编程算法。  相似文献   
196.
铁磁性流体润滑滑动轴承性能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和分析了考虑轴向磁彻体力时的铁磁性流体润滑滑动轴承的静动特性,探讨了铁磁性流体自密封润滑滑动轴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7.
研究了负压力充零算法和质量守恒空穴算法对应力偶流体润滑轴承油膜压力分布及轴承特性参数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在油膜完整区,两种算法所得油膜压力几乎相同,只是在接近油膜破裂处有小的偏差;在空穴区,两者不同.两种算法所得轴承特性参数相差较大,随应力偶参数增大差别减小.充零算法与实际情况不符,空穴算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8.
本文主要介绍了滑动轴承的特性,材料,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以及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9.
为了研究高速水润滑条件下具有不同边界滑移表面的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学特性,运用二元滑移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流体边界的滑移效应,对经典雷诺方程进行了修正,并将流量守恒边界条件应用于空化区。通过仿真对比不同滑移表面对轴承性能的影响,以大承载力和小摩擦阻力为设计目标,对轴承及滑移表面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于偏心率较小、宽度较小和直径较大的轴承,滑移-非滑移间隔表面能显著地提高承载力,降低摩擦阻力和减小空化区面积;当滑移区域与非滑移区域的分界线在普通轴承压力峰值和最小膜厚位置之间时,承载力可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0.
针对兆瓦级风机偏航动作时低速抖动问题,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低速抖动运动学特性模型并对其进行相应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扭转刚度、偏航驱动转速、动静摩擦因数差、系统阻尼比和正压力是导致偏航系统产生低速抖动现象的主要因素,而较高的偏航系统刚度、不小于临界速度的合适驱动转速、合理的范围动静摩擦因数之差、较大的系统阻尼比、较小的安全预紧力矩等有利于消除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低速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