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3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基于分布式实时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用多台微机代替图形工作站实现分布式实时三维仿真系统的系统框架和相关的问题,分析了多台微机并行同步渲染出整个三维场景时,因为各台机器之间的数据帧包和控制帧包的同步而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使用广播和UDP包传送数据帧包和控制帧包的解决方案。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机场塔台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82.
β-环糊精衍生物对β-萘酚、α-萘胺的增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β-环糊精的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与α-萘胺,β-萘酚包结增溶性,结果显示β-环糊精的衍生物与α-萘胺,β-萘酚形成包结物有良好的增溶性,增溶倍数与β-CD的衍生物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3.
连续铸钢用中间包衬里损伤的红外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维稳态传热模型,计算中间包底面温度,建立了底面温度与中间包衬里损伤程度间的对应关系,发现中间包底面温度随着衬里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加.红外热像检测表明:中间包底面温度随着包龄的增加而增加;红外热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中间包衬里损伤进行检测;利用所建立的理论关系式,可以实现对中间包红外热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4.
频率和DOA估计的等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频率估计和信号到来角估计的信号模型,介绍了基于小波包理论的频率估计,推导了两者的等价性和分辨率的关系,仿真结果验证了频率和DOA估计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5.
连铸中间包底吹气过程水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宝钢集团梅山钢厂1台连铸中间包为原型,采用自行设计的吹气装置于底部吹气,用水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吹气对中间包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部吹气显著地改变了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特征;当不吹气时,通过上挡板下部的液流以层流形式贴近中间包的底部流动,然后从出口直接流出,在中间包的停留时间较短,死区体积较大,不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吹气以后,上升的气流起到了气幕挡墙的作用,通过上挡板下部的液流,被上升的气流抬起,贴近液面流动;吹气有利于增加平均停留时间,缩小中间包的死区体积,此外,上升的气流对中间包的液流具有一定的清洗作用,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吹气用于中间包去夹杂过程,不需要较大气体流量。在气体流量相同时,在水模型实验装置中3个位置吹气对中间包的平均停留时间、中间包的死区体积分数、最短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大致相同,但总体上,中间位置的吹气效果要好于其他2个位置的吹气效果。  相似文献   
86.
以纯毛织物作为亲水性织物的代表、以纯涤纶织物作为疏水性织物的代表,利用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能测试仪,采用定量汗液蒸发的方法,研究了两类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在动态条件下由于皮肤要经历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织物要经历干燥—吸湿—放湿—干燥的过程,此时,亲水性的吸湿性好的织物对汗液的蒸发起了阻碍作用,因此动态条件下使用疏水性的织物比使用亲水性的织物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7.
网络包分类算法仿真测试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深入分析基于树结构和计算几何学点定位算法而衍生的主要分类算法原理的基础上 ,建立了算法性能评估仿真测试平台 .平台包括网络流的软件仿真、算法的软件实现和算法性能参数测试统计三个主要部分 .通过对各算法的时间性能和空间性能及其随分类规则数和分类域数的变化趋势的测量 ,从数量上把握各算法的主要特点及其适用性 ,从而可以将各种算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胜任速度越来越高的网络应用需求 ,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其它算法的基础 .  相似文献   
88.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主动拥塞控制策略,详细讨论了该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该策略将拥塞控制从用户端扩展到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不仅能对网络中的拥塞及时地作出主动的响应,同时迅速重传丢失的数据,克服子网中的准同步现象和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从而改善整个OBS网络的性能。   相似文献   
89.
The packet queueing dela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a data network and is also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scheduling buffer design for a network nod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ffic queueing model for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networks and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queueing delays in RPR nodes. The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queueing delays of different priority traffic for different transit queue mode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in the transmit direction, lower priority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than higher priority traffic, and that Class-A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in a single-queue ring than in a dual-queue ring. In the transit direction, the second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traffic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single-queue ring, which in turn causes more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相似文献   
90.
为减少有用眼电信号的损失,提出一种小波包分解和异常值检测(WPT-OD)去除眨眼信号的新方法. 该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包方法将原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低频分量进行重构;然后应用异常值检测中三种常用的准则,即肖维勒准则、 皮尔斯准则和修正箱线图法确定眨眼信号的区域,并将该区域置零. 实验发现,WPT-OD的平均正确率达到98.9%,其中修正箱线图法效果最好,其去眨眼信号与原始信号相关性高达95.33%,损失率仅为4.17%. 实验表明:WPT-OD算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无意识眨眼的起点和终点,可保留更多的有用信号且与原始信号的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