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3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小鼠卵孤雌激活及激活过程中细胞内游离Ca^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经8%乙醇或电刺激后在体外可孤雌发育至囊胚。利用Ca2+荧光探针fura-2测定人工激活小鼠卵过程中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乙醇和电刺激激活卵时均诱导胞质游离Ca2+浓度较大幅度升高;而未被激活的卵胞质Ca2+浓度维持稳定。表明胞质游离Ca2+浓度升高可能是卵激活的启动信号。在无Ca2+或用EGTA螯合细胞外Ca2+的条件下电刺激不能诱导卵内游离Ca2+升高,而乙醇却仍可引起卵内游离Ca2+较小幅度升高。这表明,电刺激必导的卵内游离Ca2+升高主要来源于细胞外Ca2+内流。乙醇则可诱发细胞内钙库Ca2+释放。  相似文献   
92.
铁锆混合交联蒙脱土的酸性和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锆交联蒙脱土(Zr─PILC)和铁锆混合交联蒙脱土(Fe─Zr─PILC─1/4,Fe─Zr─PILC-1/5),并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氨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其酸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Zr-PILC-1/4,Fe-Zr─PILC-1/5与Na─原土相比,中强酸和强酸酸量均增加,而与Zr─PILC相比,中强酸和强酸酸量均减少,且中强酸强度减弱。以甲醇胺化反应为探针研究了样品酸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Zr-PILC─1/4和Fe-Zr-PILC-1/5活性比Na─原土高,但低于Zr-PILC。起酸催化作用的主要是L酸中心。  相似文献   
93.
以L-赖氨酸甲酯和L-膀胱氨酸二甲酯分别作扩链剂进行嵌段聚醚氨酯的合成并将产物透明薄膜。为了进一步改进膜的抗凝血性,在膜的表面以胺共价键结合天然肝素进行修饰。实验结果表明所得膜表面在扫描电镜观察下呈凹凸不平的结构形态,其抗凝血性有显著提高,而膜仍保持优良弹性。测定了SPEU膜的其它性能。  相似文献   
94.
对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Az230培养液中氨基酸及氨的检测分析表明,该菌分泌氨而不分泌氨基酸。讫今还未见到有关自身固氮菌泌氨或泌氨基酸的报道。  相似文献   
95.
96.
以羟基乙酸与水合肼为原料,经缩合成环、脱氨基、氯化、氨化四步反应,合成了尚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3 ,5 - 二( 氨甲基) - 1 ,2 ,4 - 三唑(amt·2HCl)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合成条件、光谱特性及其质谱裂解途径  相似文献   
97.
环流反应器中对苯二甲酸废水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有效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在有效容积为35L的环流反应器内,使用模拟废水进行实验研究。投加体积比为5%的多孔聚亚氨酯载体,以实现微生物的固定化和形成缺氧微环境。结果表明,含多孔载体的环流反应器能够有效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生物降解作用是去除对苯二甲酸的主要机制;当反应器COD容积负荷为6.95g.L-1.d-1时,COD和对苯二甲酸的去除率为98%。驯化过程研究表明,采取逐步提高进水中对苯二甲酸浓度并维持一定葡萄糖浓度的策略,能够快速启动反应器,50d达到驯化活性污泥目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悬浮相污泥和载体内污泥的微生物形态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8.
低浓度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污水氨氮浓度低、碳源不足的特征及处理出水难以达标的情况,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研究低浓度氨氮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途径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配进水.经过5个月的厌氧运行,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稳定运行期,NH4 -N平均去除率这94.5%;NO2--N平均去除率达97.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值、温度及化学需氧量(COD)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氨氮(NH4 -N~12 mg/L)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pH值为7.5~8.0、温度为30~35℃、COD为0~50 mg/L时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为我国低浓度氨氮城市污水的生物脱氮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
利用SBR反应器,探讨了不同溶解氧(DO)浓度和污泥浓度条件下,游离氨(FA)对晚期垃圾渗滤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当DO浓度从0.5 mg/L增加到0.75 mg/L时,最大氨氧化速率有较大的增加,且较高的亚硝酸菌活性可以减弱FA对其的抑制作用,FA对硝酸菌的抑制浓度约为4.2~8.1 mg/L;限制DO实现短程硝化比控制FA更为稳定;污泥浓度也是短程硝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DO浓度控制在0.75 mg/L时,较佳的污泥浓度约为6 800~8 100 mg/L.此时亚硝酸菌活性较强,且由于FA在污泥絮体内的扩散限制,亚硝酸菌可"适应"更高的FA浓度.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00.
钛硅分子筛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制备环己酮肟,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工艺.针对该反应在浆态条件下进行时存在的固液分离和溶剂回收等问题,尝试采用微乳化的方法加以解决.分别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氨水/环己酮和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水/氨水/环己酮的水包油型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实现了钛硅分子筛催化环己酮的氨肟化反应.通过实验考察了温度对选择性和转化率的影响及对钛硅分子筛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条件下的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并且在反应效果方面以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制备的微乳液占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